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性论是宋明理学讨论的核心问题,而理学又被称作是心性之学也正是因为心性论在宋明理学的范畴和理论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处理心性的关系问题上,宋明理学家们一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方法,加上佛家和心学对当时的儒家传统心性思想有着巨大冲击,这些问题都迫切的需要当时的理学家们来解决这些问题。罗钦顺心性论的提出,不仅对解决心性关系提供了一种途径,且在对佛家和心学的论战中一定程度上对心学和佛家思想有着纠正的作用,同时也对传统儒家心性论有着批判继承的意义。罗钦顺对心性问题也十分重视,并且他的心性思想独树一帜。本论文将以罗钦顺的心性思想为中心分成三部分展开论述。首先,将从罗钦顺的思想渊源进行讨论,他心性思想的形成和他早年间的坎坷心路是分不开的,他在佛家的影响下一度沉迷佛学,到了中年才受程朱思想的影响回归儒学。其次,将分别考察并讨论罗钦顺心性论的含义和他提出的性体心用的心性关系,这种方法为解决心性关系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和途径。再次,本论文将从罗钦顺和心学、佛学之辨来证明罗钦顺心性论的提出不仅对于心学和佛家心性哲学的批判起着一定作用,并且在对心学和佛家的批判过程中对心学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修正,也对程朱学的捍卫起到了很大作用。另外,罗钦顺还从心性之辨的角度解读《大学》的“格物致知”,提出了心、物同时用力的工夫论。最后,本论文将从罗钦顺的心性论展开讨论,分析其心性论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