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于中介语发展之相互依存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inqi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于二语习得者中介语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对促进第二语言中介语发展的必然依存性进行实证性研究。作者以CET4的题型为测试蓝本,通过对处于不同学习策略的二语学习者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发展成效进行测试,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对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促进第二语言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依存必然性给予确证。 本文共由五章组成。第一章为简介,主要介绍该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以及相关定义。第二章对研究方法进行构想并使之具体化。第三章则详细报告试验过程。第四章对试验后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分别给出小节;随后针对二语习得者中介语发展的主要特点,基于已有数据分析资料,详细分析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在二语中介语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依存性。第五章再次在理论的高度对主题观点进行总结,并对本研究结果的理论及实用价值做出概括。 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如一味强调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正规语法指导,而忽视二语习得者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操练,一方面并不能改变二语习得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甚至会妨碍这一进程;但另一方面,对二语习得者进行正规的语法指导,的确给二语习得者带来有益影响,甚至提高其二语习得最终所能达到的造诣。第二:由于二语习得者中介语的发展具有渗透性、动态性、及系统性等特点,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也具有渗透性,这两种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性通过本文的试验量化分析已得到证明;二语习得者中介语正是在这两种知识的相互渗透、依存与合作过程中获得能量得以动态、系统的发展。 本论文的写作意义和作用在于:首先,本篇关于二语中介语发展中显性知识及隐性知识的相互依存性的研究着重围绕中介语发展的自然特征展开,这对加深了解中介语发展中显性与隐性知识的相互依存性将大有裨益;其次,在此实证研究分析中,二语中介语发展的自然特征在显性与隐性知识协同作用的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这将对二语习得者及二语习得教育者了解二语中介语发展的自然特点,以便调整学习或教学策略,获得最佳的二语习得或二语教学效率提供帮助;再者,在本次实证研究中,笔者提供出翔实的定量分析资料,并同时做出大量定性分析,这对二语教学工作者发展新的二语教学策略无疑提供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其他文献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家族的成员之一。在1972年,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即,“把事情弄的模模糊糊的词语”。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模糊限制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欧洲的布拉格学派和北美的布龙菲尔德学派都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分支,二者都对现代音系学作出了极具价值的贡献。尽管这两个学派都被标以结构主义,但其研究重心不同、研究方
“两高一资”的硅产业rn多晶硅、有机硅是当前的热门产业,它们均以高纯度的硅为原料.硅在地壳中存量丰富,仅次于氧,占20%.因此有人认为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实际
语气表达毫无疑问是日语语法中的一大难点。对外国学习者而言,理解并恰当地使用语气是相当困难的。其中,“わけだ”作为一种使用频度很高的语气表达形式,更是学习中的难点所在。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借助三维实体和杆件单元分别模拟混凝土和钢筋,提取相应的应变、应力和裂缝分布图,清晰地反映了梁受力的全过程,结构与试验吻合
方言和土语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内部具有的区域性因素能够补充该语言的空间和时间上的不足并且对该语言的历时和共时的特征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概念。本文研
北美原住居民不仅把自己视为周遭物理环境的一部分而且在其智慧中蕴涵了极为丰富深刻的生态见解。他们对赖以生存的大地以及生长在大地上的自然万物都怀有深切的敬意并十分强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后,佛教艺术也随之发扬光大。而莲花作为佛教艺术最典型的题材之一,在我国的艺术海洋中也蓬勃生长开来。本文便是从我国艺术品上莲花纹饰的实例入手,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