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一般而言是一国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加之股票还是许多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的构成基础,因而股票市场上价格的表现如何,对该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股票定价、股票价格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研究,就成了当前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和重点课题。
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相互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货币政策研究的前沿问题。在我国,股票市场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新兴股票市场的共同特点:股票市场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家政策的干预。国家政策对股票市场的作用比企业或市场内在因素的改变对市场的影响更大,因为它可能打破股票市场资金与外围资金的正常流通渠道和原来相对稳定的规模,使得外围资金大规模流入或流出股票市场。而货币政策作为经常的调控手段,一直是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主要工具。
从西方国家股市和货币政策的发展实践来看,货币政策的变化经常会引起股市的震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这两个中介指标,在其传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和利率的下调,都可以推动股市的上涨。然而,通过对中国股市的观察发现,同样是利率下调事件,在不同的时期对股市的作用大小却完全不一样,有时引起股指显著上涨,有时股指无明显变化,而有时却会导致股指显著下跌。利率调整对股市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是一样吗?货币供给量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如何?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和股市的起步都比较晚。
直到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我国才开始形成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股市的产生也是以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的。
但经过最近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机制日趋完善,股市也逐渐成熟,规模不断扩大。那么我国货币政策是否与西方国家一样,也能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都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变动影响和作用的途径,并就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金融资产价格进行了一些分析。本论文研究内容属于货币政策传递机制中的部分过程和阶段。虽然国内的实证在不断丰富,但是对于货币供给量对股市的实证和利率对股市的长短期实证的系统研究很少,本文希望能够利用上证综指和货币供应量、利率方面的数据,对中国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如下:
第一章为导论。该部分主要通过研究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对象界定取研究方法等内容的阐述,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内容及主题思想进行了整体的概括。第二章概述了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影响机制的理论,说明了货币政策是如何通过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的。
第三章通过介绍计量经济学的一些方法为基础,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长短期利率和货币供给量影响股票价格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章对前面实证的结果做出总结性结论,并依据结论做出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