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警务始于20世纪30年代,80年代初在英、美等国得到重视和推广,随后传播至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20世纪90年代早期被传播至中国,中国开始逐步在社区基层推广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警务工作。由于社区警务的思想是从预防控制犯罪来解决社区治安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很快广泛采纳并应用于社会实践,如今针对犯罪预防的社区警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警务发展前沿的趋势。本文主要内容以犯罪预防的社区警务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社区警务模式和社区犯罪预防方法,其对株洲市基于犯罪预防的社区警务有借鉴意义。本文重点通过对株洲市城市社区警务开展的社会实践并结合对社区民警和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研究论述了当前株洲市社区警务建设在犯罪预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预防犯罪理论,警务政策等方面分析了社区警务建设在犯罪预防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就推进基于犯罪预防的株洲市社区警务建设发展,深化株洲市社区警务运行机制改革上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在新形势下,基于犯罪预防的社区警务的出现不但能满足人民群众期盼能拥有更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且,社区警务能弥补株洲市警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最后警察与社区居民有共同的利益需求,即维护社区安全和社会正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株洲市警察队伍面临着维护株洲市社会和谐稳定艰巨繁重的任务。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把握新形势下所赋予的契机,实现株洲市社区警务工作体制和警察作风的转变,促进警察与社区居民的交流,融洽警民关系,推动社区警务和公民治理,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是株洲市警察必须面对的课题,而基于犯罪预防的社区警务则是实现这一课题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