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贮藏过程桃果实香气形成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ege0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白肉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 cv.Hujiingmilu)和黄肉品种‘锦绣’(cv.Jinxiu)桃果实为试材,分析了低温贮藏(0℃和5℃)和程序降温(ITC)处理对果实冷害发生和特征性香气组分含量的影响,开展了基于LOX途径和β-氧化途径的果实香气形成调控分子生理机制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影响桃果实冷害的发生。0℃贮藏可有效维持采后‘湖景蜜露’(14 d)和‘锦绣’(21 d)的果实品质,冷藏果实转货架后没有冷害症状;而5℃贮藏的‘湖景蜜露’(14 d)和‘锦绣’(21 d)桃果实转货架3 d后表现出典型的冷害症状,即果肉褐变、出汁率减少、果实质地革质化,乙烯释放显著减少,果实不能正常后熟。LTC处理可有效减轻果实冷害,然而,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至21 d(‘湖景蜜露’)和28 d(‘锦绣’),果实在转货架3 d后冷害加重。   2.低温贮藏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不同处理的调控效果有差异。低温贮藏和货架期间桃果实的己醛和己烯醛含量趋于下降,但5℃对照果实的C6醛水平显著低于0℃处理。另外,在整个贮藏过程中5℃处理果实己醇、己烯醇的含量也均显著低于0℃处理果实。‘湖景蜜露’果实经5℃贮藏14 d再转货架放置3 d,其“果香型”酯类(乙酸己酯、乙酸反-2-己烯酯、乙酸顺-3-己烯酯)和内酯类(γ-己内酯、γ-辛内酯、γ-十内酯、δ-十内酯和γ-十二内酯)合成受到抑制,伴随有褐变等冷害症状的发生,0℃贮藏21 d后转货架的果实也表现出类似的结果。LTC处理在减轻‘湖景蜜露’和‘锦绣’果实冷害发生的同时,能有效维持γ-十内酯和δ-十内酯等物质的含量。   3.基因表达结果显示,LOX基因家族的PpLOX1和PpLOX3转录本含量在货架期间趋于增加,但增加的幅度随着贮藏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发生冷害时其表达水平受到抑制。PpLOX2、PpLOX4、PpHPL1和PpADH1-3的表达水平在桃果实经低温贮藏后的货架期间呈现下降趋势,总体而言,0℃处理果实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LOX途径末端的AAT编码基因印PpAAT1在‘湖景蜜露’果实5℃处理14 d和21 d后货架期间的转录本含量趋于减少,PpAAT1表达水平降低的结果也出现在0℃处理21 d后的果实中。   4基于基因组数据库获得了编码β-氧化途径起始酶ACX的基因家族成员4个,命名为PpACX1-4。序列分析表明,PpACX1同具有中链活性的AtACX3/6聚类;PpACX2与AtACX1/5和LeACX1有较高序列同源性,具有中长链ACX酶活性;PpACX3同AtACXC2的序列同源性较高,属于长链类型ACX;PpACX4与AtACX4聚类,属于短链类型ACX。实时定量PCR(qPCR)结果显示,5℃贮藏14 d后转货架3 d的‘湖景蜜露’和‘锦绣’果实PpACX2基因表达和ACX酶活性显著增加,随着贮藏时间分别延长至21 d和28 d后再转货架,果实发生冷害,并伴随有PpACX2基因表达和ACX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LTC处理果实PpACX2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桃果实ACX活性与内酯类物质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R2:0.80-0.96)。PCA结果表明,乙烯PpACX2、ACX酶活性以及内酯类物质聚为一类,推测LTC处理可能通过调控ACX基因表达和酶活性影响内酯的形成。
其他文献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日: “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呂氏春秋》)  宋国有一个姓丁的人,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做饭、浇地,因此需要派一个劳力每天到外面去打水。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他便对别人说: “我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
期刊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艾蒿95%乙醇提取液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包括触杀作用、胃毒作用、拒食作用以及生长抑制作用;选取了龙井43和福云6号两个相对抗性差别较大的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