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吐蕃王朝时期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世纪由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自为政的各部落政权,建立吐蕃王朝,创建官制,统一的藏民族由此形成,藏族社会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景象。吐蕃的迅速崛起不仅与它独特的政治制度有关,也与当时吐蕃君臣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有关,这种关系对当时的吐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另纵观整个吐蕃赞普史,君臣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矛盾交错的状态,吐蕃赞普时期的衰落与最终的灭亡,均与之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吐蕃君臣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和矛盾与斗争来呈现吐蕃君臣关系的基本轮廓。本文充分应用古藏文文献以及汉史中有关吐蕃政治制度零星的记载,勾勒出吐蕃君臣体系的基本轮廓。文章除序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三章篇幅,来论述吐蕃君臣关系。第一章,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主要阐述吐蕃君臣的命名及简析吐蕃君臣的由来,以及辨认吐蕃王朝时期。第二节以赤松赞为界点,主要阐述各臣结构的演变,简析吐蕃王朝之前的各臣结构的演变以及松赞干布时期各臣结构的完善,后阐述吐蕃各臣结构上的变化。第二章,本章共分三节,盟约、褒状(告身制)、碑文既是维系君臣恩惠与效忠关系的手段,也是赞普封赏臣工的主要办法。本章主要从盟约、褒状(告身制)、碑文的角度分析吐蕃时期君臣之间密切的关系,并阐述对当时的吐蕃王朝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查阅和分析古藏文文献,对褒状(告身制)制度从效仿唐朝告身制度演变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三章,主要阐述吐蕃王朝时期,君臣之间为了维护各自不同的政治利益而发生的君臣之间的矛盾与斗争,重点人物赤松赞与吐蕃大臣琼布·邦赛色则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赞普都松芒布杰与噶氏大臣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赞普赤德祖赞与韦·达扎录恭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牟尼赞普与其母后蔡邦氏为代表的各臣利益集团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及斗争。第二节主要阐述因宗教倾向而发生的君臣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以赤松德赞、赤热巴金、达玛吾都赞三名吐蕃赞普为重点,加以阐述,并简要分析吐蕃王朝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