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毛蕊花糖苷在体外对肝癌细胞的增殖及自噬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探讨其机制与JNK信号通路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发以毛蕊花糖苷作为主要成分的抗HCC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基础。【方法】1.选用HepG2和7404肝癌细胞为本实验的细胞株,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的毛蕊花糖苷处理肝癌细胞后的形态变化;2.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毛蕊花糖苷对各组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出抑制率,确定毛蕊花糖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3.将肝癌细胞分别设置为空白对照组、最佳浓度毛蕊花糖苷组和抑制剂组(JNK抑制剂SP600125),用WB法来检测各组肝癌细胞中JNK、p-JNK以及自噬蛋白(Beclin1、LC3)的表达情况。【结果】1.随着毛蕊花糖苷的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显微镜下可观察到HepG2和7404肝癌细胞形态发生变化,逐渐发生贴壁和排列松散、细胞形态变圆甚至死亡,提示毛蕊花糖苷可以影响肝癌细胞的生长。2.毛蕊花糖苷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最佳作用浓度是50μM,时间为24h,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最佳浓度的毛蕊花糖苷处理各组肝癌细胞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最佳浓度的毛蕊花糖苷组和抑制剂组的HepG2肝癌细胞中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7404肝癌细胞中p-JNK蛋白的表达显著下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癌细胞中Beclin1和LC3自噬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而最佳浓度毛蕊花糖苷和抑制剂两组的Beclin1和LC3自噬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1.毛蕊花糖苷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自噬的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2.毛蕊花糖苷可通过干预JNK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调控自噬蛋白的表达,达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