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曲工尺谱是解读古代戏曲音乐最直观的途径,现存有大量未经整理的戏曲工尺谱文献。这些曲谱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戏曲声腔艺术,还从侧面折射出戏曲发展中的许多问题。学界对戏曲工尺谱的研究还留有很大空白。通过对海量戏曲工尺谱文献的调查,本文试图全面地展示戏曲工尺谱的留存、发展状况,并挖掘其深刻内涵及其对于整个戏曲发展的价值所在。正文共五章:第一章《工尺述略》主要阐述工尺谱之来源,勾勒戏曲工尺谱之产生和发展,以及戏曲工尺谱中所涉及的戏曲理论。第二章《清宫与戏宫》,指出"清宫"与"戏宫"的对立概念不成立,学界所说"清宫"与"戏宫"合流的实质其实是戏曲工尺谱发展流变的总体趋势——记谱的的细致化与固定化。第三章《明末至近代戏曲工尺谱的抄订与传播》论述工尺谱的抄订刊刻情况,从官修曲谱、文人订谱与艺人订谱三方面来探讨身份不同的编者所撰曲谱的不同特点。第四章《现代戏曲工尺谱的整理与近代以来戏曲工尺谱的翻译》,整理并总结论述对于保存戏曲工尺谱文献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今人对古代、近代戏曲工尺谱的整理及影印出版,以及近代以来戏曲工作者与爱好者对这些曲谱的翻译。第五章《戏曲工尺谱与戏曲文学剧本》,探讨戏曲工尺谱与文学的关系:1、存谱多的剧目并非都是文学水准较高的作品2、曲谱中对剧本的改动整体趋向于俗化,主要是为了适应演出和演唱的需要。附录1《戏曲工尺谱综合目录》,在曹安和先生《现存元明清杂剧全折乐谱目录》与周秦先生《昆戏集存》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文献排查梳理,总结出元明清三代杂剧、传奇、宫廷戏的存谱状况,从而展示出曲谱的文献价值——对古代稀见和散佚剧目、曲目的保存,以及艺术价值——为今天复排古代戏曲提供音乐、表演、剧本基础。附录2《订谱人考略》梳理、考证出戏曲工尺谱中所出现的三十一名订谱人简单的生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