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鳖血柴胡是以新鲜鳖血炮制柴胡的一种传统、特色饮片。鳖血柴胡临床运用经验丰富,清代医家借鳖血阴液之性缓柴胡劫阴之性,对于真脏虚损之邪热疗效显著。然而作为一个脱胎于古代经验古方的中药饮片,鳖血柴胡饮片的现代研究仍为空白,缺乏系统对其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现代炮制研究。雄黄颗粒是将雄黄原药材打碎研磨制备成粗粉颗粒的饮片形式。该炮制方法源自汉代,比水飞法历史更为悠久。但是雄黄颗粒的现代研究却不及水飞雄黄,由于炮制方法与调剂方法直接制约着雄黄饮片的质量与疗效,亟需对雄黄颗粒成型工艺、化学成分、毒性进行系统性的现代炮制研究。1、在鳖血柴胡饮片炮制工艺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鳖血柴胡炮制工艺,以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及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以炮制时间、加鳖血量、炮制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多指标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优选了鳖血柴胡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进一步进行鳖血柴胡饮片的质量研究与炮制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2、在鳖血柴胡饮片化学成分研究方面:(1)首次建立了鳖血柴胡饮片柴胡皂苷的定量方法,围绕加强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的目的,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c、柴胡皂苷d含量的方法,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精密度、重复性、耐受性、回收率等因素的考察,建立的柴胡皂苷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2)在鳖血柴胡饮片挥发油成分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鳖血柴胡饮片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及半定量方法,围绕加强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的目的,采用GC-MS方法建立了鳖血柴胡饮片挥发油成分的定性方法,完成了柴胡生品中114种挥发油成分、鳖血柴胡中105种挥发油成分的定性,其中包括47种共有成分。该部分实验,对于鳖血柴胡质量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3)在鳖血柴胡饮片氨基酸成分研究方面,首次建立了鳖血柴胡饮片17种氨基酸的定量方法,围绕加强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的目的,采用PITC柱前衍生同时测定鳖血柴胡及生品柴胡中17种氨基酸,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精密度、重复性、耐受性、回收率等因素的考察,建立的氨基酸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易推广,可用于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4)在鳖血柴胡饮片多糖成分研究方面,建立了UV法测定柴胡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多指标正交设计法优化了柴胡多糖的提取工艺,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精密度、重复性、耐受性、回收率等因素的考察,建立的多糖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易推广,可用于鳖血柴胡饮片质量评价。3、在鳖血柴胡药理研究方面,本论文(1)首次将代谢组学技术运用于鳖血柴胡炮制机制研究,建立了UPLC/Q-TOF-MS代谢组学方法学研究平台,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精密度、重复性等因素的考察,建立了大鼠UPLC/Q-TOF-MS血浆代谢指纹谱,考察鳖血柴胡干预干酵母致热大鼠的代谢状态的变化趋势,为鳖血柴胡增效机制提供了评价依据。初步鉴定了包括氨基酸、磷脂、鞘胺醇的12种生物标志物,为临床代谢组学研究提供研究方向,为鳖血柴胡解热作用的炮制机制提供代谢组学新证据。(2)采用酶标仪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下丘脑中cAMP、脑腹中隔区中AVP含量的定量方法,评价了鳖血柴胡高中低剂量组对干酵母致热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与阿司匹林、生品柴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鳖血柴胡高剂量组可显著改善大鼠血清中的IL-1β、下丘脑中的cAMP、脑腹中隔区中的AVP增高水平,符合“重用柴胡”用于“解热”的临床经验,提示鳖血柴胡在解热方面的增效机制与鳖血柴胡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改善发热大鼠血清中的IL-1β、下丘脑中的cAMP、脑腹中隔区中的AVP增高水平有关。(3)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ST、ALT、LDH、TBA含量的定量方法,评价了鳖血柴胡高中低剂量组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并与联苯双酯、生品柴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鳖血柴胡低剂量组即可显著改善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ALT、LDH、TBA的增高水平,改善效果与阳性药联苯双酯作用相当。符合“小剂量和解、清肝”用于“疏肝”的临床经验,提示鳖血柴胡在保肝方面的增效机制与鳖血柴胡能够显著改善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ST、ALT、LDH、TBA的增高水平有关。4、在雄黄颗粒成型工艺方面,本论文考察了不同产地的雄黄原药材、雄黄粉(水飞法)、与雄黄颗粒三者物理形态与炮制方法的关系,以便利调剂,保证雄黄饮片质量、药效与安全性为目的,初步制备了雄黄颗粒。首次提出以通透性良好的无纺布作为包装材料,完成了雄黄颗粒的独立包装,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初步考察。5、在雄黄颗粒的化学成分研究方面,分别建立了对雄黄颗粒主要成分二硫化二砷、毒性成分三氧化二砷的定量方法,并完成了方法学验证,包括精密度、重复性、耐受性、回收率等因素的考察,建立的定量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雄黄颗粒的饮片质量评价。6、在雄黄颗粒毒性研究方面,本论文设计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考察雄黄颗粒半数致死量LD5o、最大耐受量MTD,通过14天观察给药小鼠的外观、饮食、行为、体重、大小便、分泌物和有否死亡等情况,末日将小鼠处死解剖后,分析其肝、肾、睾丸、卵巢脏器指数以及小鼠肝、肾的病理切片,全面对雄黄颗粒的毒性机制进行评价。本论文以临床用雄黄粉(水飞法)为对照,结果表明,由于水飞法对比雄黄粉工艺,多了除去溶解于水的三氧化二砷步骤,雄黄颗粒与雄黄粉(水飞法)毒性具有差异性,在进一步制定雄黄颗粒的质量标准与临床指南时,可以此为依据,制定临床指导用量,进而全面保证雄黄颗粒饮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