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学位论文以中国CPA(注册会计师,下同)审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技术、模糊综合评价、线性回归、灰色系统和博弈论等方法,对中国CPA审计市场的运营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
中国加入WTO已有六周年,当初加入时承诺的开放国内市场已经兑现,这其中包括了中国会计市场的开放。中国的CPA审计事业起步不久,难以与国际上以“四大”为代表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会计师事务所相抗衡。一场在CPA审计市场发生的激烈竞争正在进行,本文的研究正是以此为背景来展开。
首先,从整体上分析了我国CPA审计市场运营绩效的现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在其中,采用DEA分析技术和线性回归技术对中国CPA审计市场运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竞争的初期,中国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明显处在弱势地位。无论是事务所的CPA人数、年龄、学历,还是事务所业务范围和收入规模,都难以与国际所相竞争。由于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起步时间较晚,最长的时间也只不过二十几年,大部分事务所仍旧处在“粗放式”的经营阶段,日常工作的中心主要还是增加业务量和完成业务量,很少顾及到自身运营的绩效问题,忽视了内敛发展的机会。而放眼国际“四大”,每个所几乎都有百年的历史,在它们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过“粗放式”的阶段,但很快就转换到“内敛式”发展阶段,注重了自身的运营绩效建设,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中国本土所要想走向强大,对自身运营绩效的关注就应该成为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惟有解决此问题,才能在开放的中国CPA审计市场找到自己的位置。
其次,提出了中国CPA审计市场运营绩效提高的路径,并对其中的相关渠道进行了细微的考察与分析。要真正提高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绩效,必须得到多方力量的推动。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本身都应该加以努力,政府主要在行政执法上加以引导,促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能在合法的轨道上进行,这是事务所运营绩效得以提高的前提条件。而行业协会直接指导着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常工作,其自律性规范的完善对事务所的运营绩效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但要真正提高事务所的绩效,其自身建设更是关键因素。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意识到自身发展存在的危机,重视其运营绩效的建设。另外,在事务所运营绩效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海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功经验,拿来为己所用。第三,针对CPA审计市场中的风险,探讨了提高会计师事务所抗风险能力的路径。资本市场中必然存在着风险。在中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绩效建设与提高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风险的存在。要做到绩效提高与风险规避同步进行。这其中,可以设置适合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预警点,未雨绸缪地进行防范。这些预警点必须是有针对性地设置,为会计师事务所运营绩效的提高保驾护航。
最后,借鉴一般公司的绩效评价水平设计,为会计师事务所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另外,文章还关注了中国会计改革对CPA审计绩效提高的促进作用,分析了会计改革与CPA审计的关联度,为会计师事务所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