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主要涉及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改造和利用工业建筑,二是如何保留工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不少城市逐渐进入了后工业时代,大量工厂停产或搬离市区,留下废弃的厂房和设备。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对这些旧工业建筑是拆除重建,还是改造性再利用,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再利用”的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我国目前大多还是采取“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不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改造利用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被拆除。成都东郊工业区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已基本结束,原来的工业用地旧址上遗留了大量的旧厂房和设备。在东郊工业区大开发之际,这些旧厂房和设备面临着留与拆的十字路口。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本文展开对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的研究。首先分析成都工业文明史以及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成都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遇到的难题;然后研究保护工业遗产以及建筑改造的相关理论,从相关理论与宪章的发展历史、专家学者的观点入手;而后再深入对工业建筑改造的实例分析,从工业建筑的特点出发论述了工业建筑改造的特殊性,进而研究工业建筑改造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最后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并参考相关工业建筑改造的成功实例,对成都东郊工业区的几个典型地块进行了改造的可行性调研,提出了笔者的改造方案,并且对这种改造模式从文脉传承方面,经济因素方面,社会影响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评估。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改造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课题,远远不是在建筑学某些领域作一些理论研究就足够的,这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课题从社会和历史的需求出发,来寻求工业建筑改造的定位,并以此为本底和背景,演绎成都东郊体现新时代建筑的功能和结构。本课题表达了关于对待工业遗产的文化伦理---“珍藏城市记忆,复兴工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