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中国的代表性语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世界上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全球“汉语热”的背景下,孔子学院应运而生,它肩负着向国际推广汉语的职责。经过十年的发展,孔子学院在世界全球有了相当的影响,在为传播中国文化及汉语推广教学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如何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地制宜开展对外汉语教学,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好地扩大孔子学院在世界的影响力,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曾担任国家汉办的孔子学院海外志愿者教师,在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工作了两年,亲历了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点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艰难探索办学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收集了材料,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此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课堂、课外调查问卷分析,实地考察法,访谈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来进行论文的写作。本文尝试主要就埃塞的孔子学院的教学模式展开论述,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没有前人针对性的研究成果背景下对埃塞俄比亚孔子学院汉语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试图摸索出一套针对埃塞俄比亚汉语学习者的科学有效的汉语教学模式。文章在对影响汉语教学的教学资源、师资、生源、专业教材等因素展开分析的同时,对汉语专业使用的教材和影响汉语教学的师资及生源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埃塞汉语教学的长足发展问题提出了编写针对埃塞的国别体教材、将汉语纳入埃塞国民教育体系、汉语本土化师资建设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