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以来,本科毕业生的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国际上,许多大学都将批判性思维明确列入人才培养目标。批判性思维现今也已成为国外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目标,并作为评估通识教育学习成效的重要指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可知,目前,关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关于通识教育课程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研究主要是测量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高低,并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作为评估通识教育学习结果的指标,还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通识教育课程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系。除此,现有研究大都着眼于批判性思维的技能方面的测量,而忽略了批判性思维的倾向和情感方面的研究。为了丰富通识教育课程的已有研究,试图寻找通识教育课程和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之间的联系,探索通识教育课程中影响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选取比较成熟的通识教育课程,从课程实施这一微观层面对其进行研究。本研究既可以了解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为改善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做出有益的探索,同时试图从课程实施层面上为促进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出建议。通过阅读相关的文献,笔者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1)通识教育课程与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之间是否存在关系?(2)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哪些因素影响了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3)通识教育课程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中的N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高水平大学。该校自2009年起,正式启动“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努力探索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N大学自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开始,专门聘请校内外名师为新生开设100门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新生研讨课程),要求每生在毕业前修满不少于14个学分。本研究从N大学选取5门通识教育课程(包括1门新生研讨课),利用问卷形式,调查了选修这几门课程学生。笔者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本科生批判思维的现状;第二,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第三,通识教育课程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和访谈部分学生,笔者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1)N大学本科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待提高;(2)N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实施不到位:(3)N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不清晰,缺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明确目标(4)N大学教师的通识教育教育理念淡化,缺乏培养本科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5)N大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的功利性突出。针对通识教育课程与本科生批判性思维之间的联系,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1)教师要转变通识教育观念,强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意识;(2)高校要努力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开设系统性的通识教育课程;(3)明确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打破沉默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