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传道书》的生命观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的诞生、生长和死亡是人类古今中外永恒关注的话题,而追寻生命的答案正是中外哲学共同的目标。中国传统哲学根本意蕴就是生命关怀,而在各种哲学流派中最突出弘扬这种中国哲学基本精神的莫过于道家,道家的哲学又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的思想架构。同时,西方的生命哲学传统以圣经神学为底蕴展开,而圣经的三分之二部分是传承希伯来文化的旧约书卷,其中以所罗门的查寻人生意义为主题的《传道书》最具启发性。所罗门被称为“世间最有智慧的人”,而大约同时代的老子(也就是两人同在所谓的“轴心时代”),亦被中外人士奉为“中国最有智慧的人”,对此二位作者的代表著作中关于生命问题的论述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对比,显示了处于雅斯贝尔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中的东方地区,不同精神文明在某些方面有惊人的一致性。这些研究也给现代人的多元困境和生命迷思提供些许有力的启示。道家一般被看作是一种追求个人身心完善的生命哲学。道家经典《道德经》把宇宙看作生生不息、恒常流动的大生命。道是宇宙生命的本源,它生成万物,而万物皆有道性,变动不居。宇宙就是各种生命遵循“道”的法则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自然过程。人类生命作为道的独特化生结果,理想存在方式是崇尚自然无为,把自己融入到宇宙大化的流行之中,实现与道合一的境界。《圣经》的《传道书》是一卷关于生的困惑与死的虚空的智慧文学。书中传道者用智慧的语言揭示了世俗的虚空,表达了两个主题——悲观否定和积极享乐。这看似矛盾却真实地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最终用神的启示智慧解构了人生智慧,强调了以上帝为中心的人生道路,教导人们以超脱的视角看待一切。《道德经》和《传道书》都以极其率真的态度探索了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本质,以求在茫茫宇宙中为人们找到切实可行的立身处世之道,使人在变幻莫测的命运起伏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调整行为方式的指导。两部古籍都教诲人顺应自然、直面死亡,但二者的人生哲学又有所不同: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人生,所罗门主张享乐今生:老子倡导悟道,所罗门主张敬神。两部古籍均有重要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人生调节价值。这对身处工业文明时代和后现代的人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文化的空前繁荣,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优越的生存条件,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在物质的冲击下人类日益严重地异化。同时,全球化使人们的相处越来越紧密,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多元存在的挑战。每一次人类面对重大的社会改变,都应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反观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我们能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生命。
其他文献
电子政务是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条件下,政府内部办公机构对公共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从而实现政府从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的一种新型的国家行政管理方式。目前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
<正>一座有底蕴的城有无数值得探寻的记忆,这些记忆附着在物件中,散落在民间里。当人们的生活被时代变迁反复冲刷,那些曾经"随处可见"的事物渐渐销声匿迹。幸而在它们完全被
本文试图从区分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的概念入手.阐析大学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亚文化系统.进而概括出大学生文化具有的几个本质特点:社会历史制约性、先导性、偏离性、多元性、活
目的筛选针对高转移胃癌细胞(HGC-27)的核酸适配体。方法以HGC-27为靶细胞,以AGS为反筛细胞,利用Cell-SELEX技术逐轮次筛选,从文库中挑选能与HGC-27结合的核酸适配体LW-25。
期刊
<正>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1]。宋庆龄为中国民主革命奋斗的历程与其革命实践活动的研究历来为学者们所重视
会议
目的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技术确定豆汁中微生物区系及其优势作用菌,从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适于豆汁发酵的优势菌,并用该菌株接种发酵豆汁,优化其生产工艺,提高豆汁产品安全性和产
第一部分DcR3在胰腺癌中的扩增、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研究胰腺癌中DcR3的基因扩增、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织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导致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药单体成分因其高效低毒、多靶点、价廉等特性已逐渐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中得到了重视。以
行政诉讼原告撤诉制度,是行政诉讼的重要内容,也是法院结案的重要方式。它不仅直接反映诉讼程序的实施状况,而且体现了行政诉讼对当事人权利的救济程度。行政撤诉制度设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