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当前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新型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恶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建设问题频出等一系问题,如何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利用潜力、强化土地资源在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的支撑作用显得十分必要且非常迫切。为迎接新发展常态下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合理调控城镇建设规模与格局,严格超大城市用地增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为时代主旋律。在我国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紧缺性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以为继,要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用地瓶颈,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2014年3月27日国土资源部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论述背景,对国内外城镇化进程中的典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总结,以广州市黄埔区为典型案例区,分析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水平、土地资源利用承载能力、采取的节约集约主要措施及取得成效等,结合新型城镇化背景的新要求,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其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序,为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快速发展中的有关地区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思路或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