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肠弯曲菌联合百日咳毒素致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dk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构建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 Cj)活菌口服灌胃,联合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致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的模型。探讨空肠弯曲菌消化道感染后同时腹腔给予百日咳毒素对加重周围神经组织损伤的影响,进而为周围神经病——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动物模型的建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空肠弯曲菌的培养、鉴定及菌悬液的制备:选取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患者粪便中分离并培养出的空肠弯曲菌lulei株,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鉴定为空肠弯曲菌菌株。用哥伦比亚血培养基于42℃,10%CO2、5%O2、85%N2条件培养空肠弯曲菌。并经革兰染色、马尿酸水解实验及过氧化氢酶实验进行鉴定。纯化菌种,制备3×108cfu/ml菌悬液。2实验动物分组:将30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为:A组:空肠弯曲菌lulei株+百日咳毒素组,B组:空肠弯曲菌lulei株+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分为:C组:布氏肉汤+百日咳毒素组,D组:布氏肉汤+生理盐水组,E组:空白对照组。3实验动物攻毒:口服灌喂Hartley豚鼠,灌喂前禁食12小时、禁水4小时。实验组A组、B组给予浓度为3×108cfu/ml的菌悬液,2ml/只,对照组C组、D组给予同等量的布氏肉汤进行灌胃。灌胃周期为每周连续3天且连续4周进行。于第1周和第2周的第1次和第3次灌胃后,A组和C组腹腔注射0.5ml含1ug百日咳毒素的生理盐水,B组、D组给予0.5ml生理盐水。4实验动物临床症状、病理观察及病变统计:自灌喂当日起每日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定期称量豚鼠体重,观察豚鼠的皮毛情况。于末次攻毒后1周取材,分别取双侧坐骨神经进行锇酸染色观察及透射电镜观察,根据锇酸染色病变率进行χ2检验。结果:1实验动物观察:根据临床症状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实验组A组、B组和对照组C组、D组、E组临床症状均为0级。实验组A组有1只豚鼠于第3周开始出现腹部皮毛较脏现象。实验组A组和B组整体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实验组A组、B组豚鼠与第3周开始有掉毛的现象。2周围神经病理表现:2.1锇酸染色:实验组A组豚鼠坐骨神经部分纤维粗细不等,髓鞘节段性皱缩、断裂,呈“长城样”改变,部分神经单丝断裂;实验组B组豚鼠坐骨神经部分纤维呈“锯齿样”改变,节段性皱缩,神经纤维粗细不均匀;对照组豚鼠坐骨神经纤维锇酸染色未见异常。2.2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A组豚鼠坐骨神经髓鞘粗细不等,板层结构消失,并出现断裂缺如,部分轴索被压迫消失;实验组B组豚鼠坐骨经髓鞘部分板层结构消失,融合紊乱,微丝微管排列紧密,线粒体嵴模糊。对照组神经髓鞘粗细均匀,板层结构完整,微丝微管排列正常。3神经纤维病变率及统计分析:3.1神经纤维病变率:实验组中周围神经存在损伤的Hartley豚鼠占100%,实验组和对照组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的平均病变率不同,实验组A组病变率为47.3%,实验组B组病变率为18.8%,对照组C组病变率为3.8%,对照组D组病变率为2.5%,空白对照组E组病变率为2.8%。3.2病变率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χ2检验,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神经纤维平均病变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双侧性显著检测。检验水准取α=0.05。得出P<0.05,认为各组的发病率不全相等。进一步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分割法,检验水准取α=0.05,需进行A组、B组、C组、D组分别与E组比较,以及A组与B组比较,校正后检验水准α′=0.01。A组与E组比较,得出P<0.01,认为A组和E组病变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病变率高于E组病变率;B组和E组比较,得出P<0.01,认为B组和E组病变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且B组病变率高于E组病变率;C组和E组比较,得出P>0.01,认为C组和E组病变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D组和E组比较,得出P>0.01,认为D组和E组病变率相同,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比较,得出P<0.01,认为A组和B组病变率不同,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病变率高于B组病变率。结论:1消化道感染空肠弯曲菌能够导致3周龄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存在损伤的豚鼠占100%,且周围神经纤维平均病损率为18.8%。2消化道感染空肠弯曲菌后进行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导致3周龄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存在损伤的豚鼠占100%,周围神经纤维平均病损率增加到47.3%。推论:消化道感染空肠弯曲菌后引起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损伤,百日咳毒素通过改变豚鼠自身状况——免疫状况、血液-神经屏障附近血管的通透性等加重周围神经损伤。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一、体育教学课堂现状  幼儿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支柱专业,全校90%是女生,多年的体育教学,使我发现大部分女生在体育课上,不太爱运动,尤其是像田径、球类及竞技体操类的单双杠、支撑跳跃等运动技术难度大,强度高,且还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没有兴趣,而且这些内容一般是反复进行的,致使许多学生学起来枯燥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课堂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数学教学的
【摘 要】 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很明确,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地需求,从而使教学更加有效。说到底,其真正目的还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有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学生。针对这个目标,许多学校、教师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措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本文就针对构建小学语文有效性课堂的意义和相关的方法进
【摘 要】 中学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学习,使中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形成正确的物质观,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化学教学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完成,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所以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立足点  【中图分类号】G63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全身性、弥漫性和进展性的病变过程,冠状动脉和颈动脉是常受累的动脉血管。As发生在冠状动脉即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音乐是抒发心灵之声,自古就是表达人们内心世界的最好工具。音乐的力量是无限的,心灵之声是美好的东西。因此,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音乐的目的是认识世界,音乐可以传递感情,具有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增长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等作用。在音乐教学上,更应该把情感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
【摘 要】 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行之有效的做法:一是开设阅读指导课,二是指导选择课外读物。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关键词】 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