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语者在进行语言加工时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语码转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角度研究双语者语码转换过程中的认知神经机制。(1)L1和L2大脑词库词汇联想测试;(2)中英双语被试家族词汇行为实验;(3)Stroop、Simon和Flanker多源冲突实验;(4)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行为实验;(5)奇偶数汉英语码转换ERP实验。研究结果提供了以下结论:(1)L2大脑词库的心理联想测试探讨了L2大脑词库词汇之间的语义关系。L2学习者能产生大量的与语义相关的反应,反应类型依次为:聚合反应、组合反应、语音反应和无反应,说明语义在L2大脑词库的构建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较高的L2水平可促进中英双语者在家族词汇判断任务中的英语词汇辨认,但性别差异的作用几乎没有。家族密度和词频因素在中英双语者的英语词汇辨认中均呈现出促进作用,这一发现与以往在拼音文字中的研究结果相似。(3)双语者的L2熟练程度和解决冲突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尽管对于实验的总正确率以及冲突情况下的正确率,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成绩差异不显著。但是,在冲突情况下,当反应目标为三个刺激数字中间的一个,即反应目标两边的数字相同时,也是实验中最难的情况,英语专业被试的正确率要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被试。(4)奇偶数语码转换的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语码转换任务与转码耗损有关。L2熟练学习者在L1向L2转换,比非熟练L2学习者要快;而在L2向L1转换时,非熟练L2学习者的时间耗损更多一些。对于语言内转码,L2熟练学习者的表现要明显好于非熟练L2学习者。说明L2熟练学习者对语言的敏感度强于非熟练L2学习者。(5)英汉转码和汉英转码在150ms-180ms(N150),240ms-260ms(P300)有显著的差异。在500-600ms也有很多区域电极出现差异。在N150成分中可明显看到英汉转码比汉英转码引起了更大的波幅,潜伏期在脑的中后部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前,但在前部英汉转码比汉英转码引起的N150要提前50ms。这说明对于以汉语为L1的人群,在由L2向L1转码时,需要更多的由上到下的参与,也就是额顶叶对转码的调节。因此,英汉双语者在进行L2加工过程中不断地受到L1的干扰和抑制,L2熟练程度和解决冲突能力正相关。总之,L2学习者在语码转换中,L1向L2和L2向L1转换呈现不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