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辆动力车轮热机耦合行为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shi1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铁车辆提速增重,行车制动或故障滑行产生的热负荷越来越大,由高热应力引发的热损伤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不仅降低车轮寿命,增加运营维护成本,而且影响列车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使乘客出行体验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滑动摩擦副的热响应,准确预测摩擦副的温升情况和应力状态,为合理开展轮轨热损伤和热疲劳研究提供参考,为轮轨修复提供技术依据。本文结合地铁车辆实际运营状态,从正常运营和行车故障角度出发,对某地铁车轮热机耦合行为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经典Hertz弹性接触理论推导轮轨接触压力解析解,验证了采用接触单元法计算得到的有限元解。结果表明:无论是横断面还是纵断面,接触压力有限元解和Hertz接触解析解均较为吻合,且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最大接触压力误差约2.88%。充分考虑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三种热传递方式,推导了修正的车轮热机耦合瞬态热传导方程,保留阻尼环、注油孔和轮毂槽等几何特征,选择弹塑性材料本构,建立了精确的车轮热机耦合三维计算模型。然后,基于上述建立的轮轴三维弹塑性热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顺序耦合法模拟踏面制动条件下的车轮热响应,得到了车轮温升和热应力随制动过程的变化曲线,分析了热机耦合作用下车轮的应力状态,并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评定,讨论了不同轴重、制动减速度及踏面频繁制动对车轮温升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轮踏面最高温升出现在实际制动时间一半左右,且随着制动过程的进行先增大后减小;热应力变化曲线和温升曲线基本一致,热应力随着制动过程的进行先增大后减小;热机耦合作用下车轮辐板主要受压应力,且过盈量对第一主应力影响较大,车轮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均满足要求;车轮踏面最高温升随着轴重的增加成比例增大,不同轴重下最高温升同时出现,制动减速度对踏面温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地铁全线运行时,存在热量累积效应,踏面温升随着制动次数的增加而增大,且紧急制动较电、空混合制动对踏面温升影响显著。最后,基于轮轨三维弹塑性滑动接触热机耦合计算模型,采用直接耦合法模拟纯滑动接触状态下的轮轨热响应,对比分析了二维、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温升差异,研究了典型工况下轮轨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特性,讨论了滑动速度、轴重、环境温度、温度相关参数及材料本构模型对轮轨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二维模型得到的温升更大,进入稳态所需时间更长;车轮表层温度场近似呈椭球形分布,车轮最高温度出现在接触斑后半部分中心处,钢轨表面最高温度略低于车轮,轮轨热影响层均很薄;车轮表层应力场近似呈马蹄形分布,轮轨最大等效应力均出现在次表层接触斑中心处,且表层应力值相对次表层要小得多,钢轨最大等效应力略高于车轮;轮轨温升随着滑动速度、轴重的增加而增大,且滑动速度对轮轨温升影响显著,是否考虑轮轨间热传导对轮轨温升影响很大,考虑塑性变形和热参数随温度变化时轮轨温升均有所下降。
其他文献
前期研究表明,雨季土壤含水量为25%-35%时,三七存活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然而,其内在机理,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关键致病菌群对土壤含水量的响应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以8年三七连作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土培实验与高通量测序分析,探索了不同土壤含水量(10%、20%、30%与40%)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维持在10%与20%时,关键致病菌群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最
本文用构造性方法研究了经典Ramsey数的下界.我们把求双色经典Ramsey数下界的问题,转化为求两个图的满足某些条件的同构导出子图的问题,并把其中所用的构造性方法推广到多色情形.我们的结果改进了常用的不等式r(k,p+q-1)≥r(k,p)+r(k,q)-1.对于多色情形,Abbott通过构造合成图给出了一些关于多色对角Ramsey数下界的不等式,大部分后来被宋恩民推广到了非对角情形.第三章给出
基于并行计算设计的基本理论,本文针对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重叠边界优化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型,并以海洋环流模式为数值例子,通过选取合适的模型边界数,在保证算法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算法的并行效率。 本文还对数值天气预报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中的插值算法(包括线性插值、准三次插值和降阶插值)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实现了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的分布式并行算法,进行了并行计算性能的分析和评
轴箱轴承是轨道车辆走行部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轴箱轴承与非移动设备轴承相比,服役环境更为恶劣,除了旋转运动产生的振动,还要承受车辆运行过程中轨道不平顺引起的振动,尤其是在高速运行和轨道平顺性差时,故障信号淹没在环境噪声信号中,严重影响了诊断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论文对轴箱轴承故障诊断完成了以下工作:分析了轴承故障形式和模型,根据时频域特征的分布和趋势实现了特征选择,结合K-means实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常规CT平扫期、增强动脉期和静脉期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在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cervic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中的价值,并进一步分析多期相中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效能,旨在探讨CT多期相扫描的必要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外科治疗的1213例患
高能激光在产生、输出和传播等过程中会受到气流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光束质量的下降,气动光学就是研究气流运动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而在气动光学的研究中,了解光束波前经各种扰动后的相位畸变对于研究激光束的传输特性、光学系统成像质量以及自适应光学的相位校正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相位畸变测量中波前传感器的选用,测量数据的处理等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二维横向平板剪切干涉仪测量了模拟湍流场的低
螺栓是建筑和机械设计中最常用的零件之一,它们作为连接件将工业结构件连接在一起。因此在机械工程中,螺栓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螺栓服役时所需的预紧力是螺栓的设计以及校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对于与螺栓所需预紧力紧密相关的被连接件变形量和载荷导入系数的精确与程序化计算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螺栓连接各部件间相互作用情况,提高被连接件变形量的计算精度,以确保螺栓的安全使用。将不传递载荷的被连接件尺寸信息进行等效,简
本文就冷相对论等离子体,利用Eseary,P.Sprangle等人的多维准静态假设,用拉氏量方法推导了激光与稀薄冷相对论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激光场方程,自生电磁场方程及电子运动方程。得到了已被大家公认的激光矢势随时空慢变的方程。理论推导中使用的是流体的物理真实速度,而不是X.L.Chen,R.N.Sudan使用的正则动量势(Clebschpotential)。并在此基础上对几个实例进行了理论推
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然而锂电池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热失控给使用者造成很大的威胁,特别是电池重复充放电后,电池不断老化,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增加。本文利用自主设计实验平台,研究细水雾压力、添加剂浓度和种类对不同循环次数锂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其主要结论如下:18650型锂电池热失效过程一般包括加热、初爆、燃爆和降温四个阶段。随着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锂电池质量越来越差,燃爆触发时间逐渐减少,
目前世界范围内,科技和工业的快速进步带来了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到水环境中,传统的工艺技术难以将其做到完全的降解。若不及时处理和防治,这些污染物会在环境中不断的积累并进入生态循环中,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在面对这些难降解污染物时,光催化技术使其演化为小分子至无害化。如今以半导体Ti O2为主的紫外光催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是其无法利用可见光是最大的弊端。到达地面的自然光中紫外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