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安全性能和降低能耗的需求日益增加,急需一种综合性能优越的结构材料,满足汽车车身材料轻量化、安全性和节能三方面的要求。因而对奥氏体不锈钢和TWIP钢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冷轧、温轧和冷轧加退火三种不同的方式对301L不锈钢进行加工,研究了变形量、轧制温度以及退火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了材料的强韧化机理,得到了优化的加工工艺。同时对TWIP钢进行温轧和冷轧加退火处理,讨论了温轧压下量和退火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TWIP钢的强韧化机制。301L不锈钢在冷轧过程中产生大量α马氏体,高密度位错、层错与马氏体的交互作用使材料屈服强度提高,塑性明显降低。在温轧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高密度的层错和位错使屈服强度提高,塑性有所降低。301L不锈钢冷轧后退火,随退火时间增加,屈服强度增加,退火24 h达到极值。随退火温度升高,屈服强度增加,450℃退火达到极值。随压下量增加,屈服强度提高值增加,压下量为20%时达到极值。间隙原子对位错的钉扎作用使材料屈服强度提高,马氏体相变使材料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301L不锈钢冷轧20%后在450℃下退火24 h,屈服强度达到1164MPa,延伸率为28%,其延伸率与冷轧20%的样品相当,屈服强度提高将近500 MPa。冷轧组织中含有大量位错、切变组织和α马氏体。退火后,在α马氏体中有纳米级的碳氮化物析出,可以钉扎α马氏体,使α马氏体在后续的拉伸变形过程中不再长大,阻碍奥氏体的屈服,从而进一步提高屈服强度。TWIP钢在温轧过程中,产生高密度位错,屈服强度提高,塑性下降。在退火过程中,可动位错与间隙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屈服强度提高,缺陷密度降低以及大量析出相在晶界和晶粒的析出使得塑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