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源对鸡骨草生长和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骨草,学名Abrus cantoniensis Hance,是华南地区常用中药,药用部分为其去除荚果后的带根全草。本研究选用有机态氮(CO(NH22)、铵态氮(NH4HCO3)、硝态氮(NANO3)、混合态氮(NH4NO3)四种氮源,采用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源对鸡骨草农艺性状、生理代谢以及药用成分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 不同氮源对鸡骨草的营养生长有不同的促进作用。盆栽试验中,氮源处理的分枝数均比对照少,但以NH4HCO3更能促进鸡骨草分枝,其它三个处理无差异;氮源处理能促进植株株高增高,但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大田试验中,氮源处理的分枝数基本一致;以施用NH4NO3的处理株高最高,其它三个处理差异不显著。盆栽和大田试验均表明,以NH4NO3对干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较强,其次是CO(NH22和NH4HCO3,NANO3最差。 2 不同氮源对鸡骨草氮代谢的影响不同。各氮源处理对叶绿素含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NH4NO3>CO(NH22>NH4HCO3>NaNO3,NANO3处理的叶绿素a/b比值最大。CO(NH22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最低,但全N量最高,而NH4NO3处理的硝酸盐含量最高,全N量仅次于CO(NH22,即施混合态氮肥更易于在植物体内积累硝酸盐。NH4NO3处理的总氨基酸含量最高,NH4HCO3处理的含量最低。各氮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水稻与旱稻品种间杂交形成的一套包含298个重组自交系的F9群体为供试材料,在水田和旱地两种环境下,考查了与抗旱性和产量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不同环境下主要农艺
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严重性病害。该病发生后,不仅造成产量损失,而且病麦粒中含有多种危害人、畜健康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SKP1-Cullin/Cdc53-F-box泛素蛋白连接酶(SCF)在细胞生理进程的各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许多重要的调节蛋白结合,使其通过泛素化途径降解,从而调控生物的许多生理代
结合科技部丰粮工程项目,为了全面提升我省的玉米产量,充分发挥已育成的优良品种的产量潜力,合理地使用品种,使品种合理布局。本文采用高稳系数(HtSCi)法和适应性参数(ai)法,结合
为确定不同土壤水分含量下,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小麦品种的耗水特性,于2007~2008和2008~2009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对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2007~2008生长季,选用良星99、烟农19、烟农21、烟2415、泰山23、烟5158、烟5286、山农15,洲元9369,藁优9415、济麦22,鲁原301、泰9818、临麦4号、汶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