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的日趋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显示出愈发重要的地位,社会需求的加强必然要反映至语文教育当中,口语交际在经历了由古至今的蜕变后,终于在新世纪迎来了曙光,其地位在理论上得到了一定正视,在语文课程中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无论是横观还是纵观,我们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都不容乐观,许多语文教育前辈如叶圣陶、张志公等人都曾强调过口语交际的重要性,然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实际教学中的口语交际仍然没得到重视,有些语文教师虽有心重视口语交际,而自身水平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让他们备感力不从心,不作为和乱作为成为了口语交际课堂的主要现状。语文教育史上,口语教学出现过高峰,也跌进过低谷,语文独立设科以前的口语交际,并没有明确的课程意识,语文课标中关于口语交际提法的改变,是一种取向上的转变,李明洁、王荣生等人多从课程取向的高度对口语交际进行研究,其鲜明的课程意识为口语交际研究提供了建设性的探索。王荣生针对口语交际的不同分类设定了三种不同“质地”的课程内容,并设计了相应的活动。李明洁以视域融合理论、会话策略理论、主体间性理论为背景,从哲学高度指出口语交际素养本质,总结出口语交际的课程取向是以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有效地进行交流。两人明确区分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和语文课程中口语交际的各自特点和相互联系,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对口语交际内涵、特点和历史回顾基础上,立足口语交际课程提出的理论背景,对口语交际课程定位、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进行全面阐释。结合口语交际实施现状,分析目前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缺乏真正交际、缺乏一门课程的教学价值,就此提出关于口语交际课程实施的思考建议。最后借鉴国外口语交际课程经验,力求为我国口语交际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其中课程内容研究是本论文研究重点,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也在于对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建构,主要包含口语交际原则与技巧和非言语交际两大方面,并系统分析了支撑口语交际课程内容的口语交际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不过,限于本人的理论素养和时间精力所限,关于口语交际课程研究的理论高度以及与教材的密切联系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