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海洋意识培养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近年来,海洋问题的相继出现,我国的海权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但不是海洋强国,海洋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已确立了“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要建设海洋强国,就必须要发挥海洋文化、海洋意识等软实力的作用,国民海洋意识强弱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洋实力高低的尺子。高中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处于特殊的阶段,提升高中生的海洋意识水平是为国家海洋事业培养储备人才,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一步。课堂是高中生主要的学习场所,而中学地理学科肩负着基础教育中培养海洋意识的责任。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进行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本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路线、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第二章,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的海洋意识教学现状进行文献综述。第三章,阐述海洋意识的内涵,分析不同学科承担的海洋意识维度的差异,依据相关学者对海洋意识的分类,并结合地理学的属性和对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界定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应该培养的海洋意识,具体包括如下维度:海洋环境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科技意识。第四章,阐述了调查问卷制定的依据及调查对象的选择情况,同时,本章重点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当前高中地理教师海洋意识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不利影响因素:一是必修课程内容中与海洋教育相关内容有限;二是教师对海洋意识维度理解不够透彻;三是海洋教育相关的考核评价较少,有利影响因素:一是海洋争端事件增强海洋领土意识;二是航空母舰的发展增强海洋科技意识。第五章,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培养高中学生海洋意识的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海洋意识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策略;二是海洋意识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组织策略;三是教师海洋素质的提高策略;四是学生海洋意识评价策略。第六章,结语,总结论文的成果与不足,并作出展望。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来获得理论依据和数据依据,以高中一线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丰富海洋意识的内涵;为其他学科教学培养海洋意识提供一定参考,为改善海洋意识教学现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以余秋雨为代表的文化大散文重新唤起了精英知识分子的自信,在文学于九十年代逐渐远离大众视域的处境下,余秋雨的散文重新拉近了大众与文学的距离,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
鸡皮是畜禽加工中的重要副产物之一,量大且富含脂肪和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以鸡皮为主要原料,以植物纤维蛋白为辅料,制备了复配凝胶。研究了鸡皮糜复配凝胶的在不同条件下的理化、质构及功能特性,探究并优化了鸡皮复配凝胶的配方和加工工艺。在确定鸡皮靡复凝胶制备工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乳化肠产品中,研究其在乳化肠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条件下鸡皮糜理化性质及其乳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蛋黄是由水、脂质和蛋白质组装形成的天然超稳定乳化体系,其稳定性与蛋黄中蛋白质和脂质的特定组装结构密切相关。当前,蛋黄及其组分在超声物理加工过程中的特性变化及其相关机理,尚未得到关注。因此,本课题以高强度超声处理(HIU)为场景,通过对HIU处理下蛋黄及其组分聚集结构、理化特性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初步探究了HIU处理过程中蛋黄功能特性变化的相关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高强度超声处理对蛋黄功
目的:应用Cox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对可能影响食管鳞癌术后生存时间的临床和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方法:我科1991年8月~1996年3月行胸段食管癌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食管鳞癌的患者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Spreng.),葫芦科苦瓜属草本植物。因其假种皮内含有大量的类胡萝卜素(CAG)而备受人们关注,然而这类物质稳定性差且难溶于水,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因此,怎样高效利用这类物质是我们当前必须要研究的内容。为此,本研究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法对木鳖果假种皮内的类胡萝卜素进行粗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条件及粗提物的
在过去 20年中,食管癌一直是临床肿瘤学家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实验室所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尽管这样,食管癌的防治工作仍然很困难,它依然是世界上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在亚洲国家
将工作时水轮机叶轮简化为浸在流体中的旋转圆盘,建立了流体中圆盘振动微分方程,并考虑边界条件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分别研究了不同圆盘转速、不同流体深度以及不同流体密度
背景和目的: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失调性宿主反应,发病率以每年1.5%-9%的速度在增长,尽管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脓毒症的病死率仍高达20%-40%[1]。脓毒症的病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