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11 MAC协议中分布式协调功能(DCF)的软件实现与硬件设计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围绕无线局域网IEEE802.11 MAC协议展开了系统研究,对MAC协议中分布式网络访问控制方式(DCF)中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和实现,全面分析了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P实现的软硬件方案,进而设计了基于微处理器MPC860的无线接入点AP的MAC层硬件开发板电路.首先,介绍了MAC协议中基于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CSMA/CA)的分布式网络访问控制方式(DCF)和集中式网络访问控制方式(PCF),重点阐述了DCF功能中的关键技术:载波侦听机制CSMA/CA、RTS/CTS/Data/ACK四次握手协议、差错恢复机制及基于帧间隔的优先级控制,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基于PCF功能的轮询访问机制.其次,根据IEEE802.11 MAC协议内部数据帧收发流程,详细分析了分布式网络访问控制方式(DCF)中的有限状态机(FSM)的工作机制和协议流程,并对DCF中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软件设计和代码实现.最后,系统分析了无线网卡和无线接入点AP硬件实现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性能,重点考虑了MAC协议中数据加密/解密模块的性能要求,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和微处理器MPC860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实现方案,并设计了无线接入点AP的MAC层开放板主要模块的硬件电路:MPC860外围电路、存储电路及基本I/O接口电路,为进一步的硬件开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该文的工作是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网络环境下隐藏信息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文章首先对当前的信息隐藏技术进行分析,然后着重研究基于网络隐藏的各种算
在当前语音编码领域中,基于码激励线性预测(CELP)的编码器是应用最广的语音编码器之一,在中、低速率上,采用CELP编码能获得较高的语音质量.1992年9月国际电信联盟(ITU)公布了
数字波束形成是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着重对数字波束形成中的信号分析研究。 首先结合具体的数字波束形成接收机系统,研究了阵列接收信号处理方法,分析波束形成
未来的无线通信具有支持从话音到多媒体(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能力.用户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也可以通过3G等无线网络接入到有线Internet中,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
针对GSM网络的安全缺陷及当前端到端语音保密通信方式存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话音业务通道的语音保密通信方案。为实现方案中的加密语音抗声码器压缩传输,本文通过分析现有
根据现有的图像压缩技术,该文提出了分区逐帧压缩的技术用于动态医学超声图像的实时压缩传输.通过对超声图像进行亮度、色度分离分别进行编码,同时对亮度图像采用基于感兴趣
本文首先叙述了视频编码的必要性、视频编码的研究现状和视频编码的数据结构等基本问题。论文详细地讨论了H.263标准中的多种压缩编码方法和处理方法,包括离散余弦变换(D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