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情绪智力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_19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攻击性行为做为人类的一种典型破坏行为,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关注。家庭教育作为个人最初的教育,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必然影响其攻击性的形成;情绪智力也就是通常说的情商,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研究认为情商作为个性特征变量能显著的预测个体的攻击性。  因此,本研究采用蒋奖(2009)修订的中文版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王才康修订的中文版情绪智力量表(EIS)和Buss和Perry(1992)编制的攻击性量表对1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在本土背景下,探讨情绪智力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攻击性的中间产生的作用及三者的一般特点。以期为大学生攻击性研究,乃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支持。经研究发现:  (1)大学生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体现在攻击性的性别、生源地和是否独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双亲态度、性别、是否独生和生源地;情绪智力的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面。  (2)父母拒绝/否认、父母过度保护与大学生攻击性呈正相关。父母关怀、父母自主性与攻击性呈负相关。但母亲自主性与敌意呈正相关。  (3)父母拒绝/否认与大学生情绪智力呈正相关。父母关怀、父母自主性与情绪智力呈负相关。  (4)情绪智力与大学生攻击性、躯体攻击和愤怒呈负相关。与言语攻击呈正相关。情绪表达与敌意呈负相关,自我情绪管理与敌意呈正相关。  (5)情绪智力的情绪表达维度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和攻击性中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新的发展趋向,这种趋向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被称为教育信息化现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以电脑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衍生出许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并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社交工具的诞生影响了个体自我表达和人际互动的模式,因此互联网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家密切关注的领
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读绘本,中小学也正在尝试将绘本运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绘本阅读在亲子教育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备受推崇。  社会的快节奏生活,许多家
本论文通过对个性化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主要的个性化教学思想的研究,表明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实现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是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