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丁聚糖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影响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几丁聚糖能否预防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右侧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5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只,实验组在术前一周即开始给予几丁聚糖2g灌胃每天一次,并在术后继续给予至处死。对照组只建立模型不予以任何干预。分别于手术后即刻(0天);7天;14天;28;天;35天,每组各处死大鼠5只。所有标本行石蜡包埋切片,光镜下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和内膜增殖情况,并运用图形分析系统检测增生的内膜面积及血管内皮修复等情况。观察血管内膜在损伤后增殖的时间变化规律,探讨血管内膜再内皮化与血管内膜增殖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内膜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α-Actin)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表达水平。明确增殖的血管内膜的性质,及血管内膜完全再内皮化的时间。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不同时间段血管内膜面积;两组的完全再内皮化的时间差别。结果:造模成功47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3例,未建模成功均在手术时死亡,建模成功后未有大鼠死亡,建模未成功者全部计入0天组。HE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手术后0天见血管内膜完全剥脱,可见中膜弹力层断裂;手术后7天可见内膜增生。对照组血管内膜在第28天增生达到高峰,管腔明显狭窄,对照组28天血管内膜面积与14天;35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手术后35天血管内膜与28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606)。实验组术7天可见内膜增生, 14天内膜增殖达到高峰。14天与7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01)。实验组术后28天,35天血管内膜与14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膜面积在手术后7天;14天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28天和35天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管内膜面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增殖的内膜细胞胞浆内α-Actin表达阳性,表明增生的细胞为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组手术后14天VEG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血管内壁被内皮细胞完全覆盖,内皮连续无中断,提示血管完全再内皮化(Reendothelialization)。而对照血管内膜在手术后28天才完全再内皮化。结论:几丁聚糖能预防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再狭窄,可能与几丁聚糖促进血管内膜再内皮化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非平行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运用OLS回归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方法,实证检验CEO海外经历在R&D投入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 遴选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2
目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一项可以反映血管硬化程度的指标。由于动脉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使得PWV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目的:通过检测和比较分期不同的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群的泪膜的系列指标,观察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是否存在泪液分泌、泪膜功能的
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认知障碍,同时发现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血液透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