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发展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具体目标上与03版课程标准相比,凸显了培养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就中学英语课程改革而言,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对新课标的解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本研究综合论述了教师隐性课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隐性课程宏观理论,对教师群体本身的探索缺乏应有的关注,将教师隐性课程与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更是不多见,实证研究也相对缺乏。因此,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1)在新课标观照下,教师实际实施课程与计划课程间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2)产生不匹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将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与隐性课程概念相结合,在新课标观照下,通过对教师发放问卷、随堂观察和课后访谈的形式,搜集教师对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看法,探索课标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课标的观照下,高中英语教师计划实施课程与实际实施课程间仍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在: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即使教师在理论上明确新课标的理念,但实践中仍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2)造成这种差异有多种原因,主要有上海地区高考试卷难度逐年提升给英语教师带来的压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和每名教师独特的个人学业背景。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愿意调整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标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的要求。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三点建议:1)优化高中英语考评机制,将减负落到实处,帮助教师减轻考试带来的压力;2)新课标提出的提升学生文化意识要依靠各科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3)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努力减少教学中的负能量。教研组应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培训。教师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合作,分享教学方法与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取长补短,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