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畸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安德森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革命浪潮下的美国中西部这个小镇为故事背景,描绘了生活在镇上的一群外貌或言行怪异,生活上离群索居的“畸人”们。小说以中心人物小镇报社记者乔治·威拉德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将25篇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相互联系的短篇故事串联起来,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讲述了畸人们的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复杂的精神活动,将他们内心的迷茫、压抑、痛苦、孤独通过外在的或滑稽可笑、或骇人可怖的特点生动地刻画出来,同时也体现了艺术史上“怪诞”这一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本文试图通过对安德森《小城畸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的怪诞之处进行梳理,探讨畸人的成因,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运用“怪诞”理论,逐一分析了每个人物如何一步步走向怪诞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乔治·威拉德的关系,发现安德森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表达了对畸人们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关切;通过乔治·威拉德的成长历程,试图提供—种可以改变畸人命运的道路。论文分五部分。第一章梳理了《小城畸人》这部小说的相关文献和本文所用“怪诞”理论的来源和发展。文献综述部分包括了评论界对该小说不同视角的解读和研究。“怪诞”理论部分包括了“怪诞”一词的起源,西方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和评论家对怪诞风格的看法和定义,以及作者对小说中“畸人”的分类。第二章逐一分析了小说中具有“狂欢化”特征的畸人们,他们的怪诞之处何在以及他们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第三章逐一分析了小中带有有恐怖暴力色彩的畸人们,他们的怪诞之处何在以及他们各自与乔治·威拉德的关系。第四章从时代背景和人物自身两个角度分析畸人的成因,指出美国工业化进程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畸人自身自我封闭、对自我真理的过度执着导致他们最终走向怪诞。第五章通过分析中心人物乔治·威拉德从一个有怪诞特征的少年到最终走向成熟的经历,说明安德森借乔治这一角色为畸人们提供了改变其悲剧命运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