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LLDPE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的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自制的发气量测试装置研究了NaHCO3及AC发泡剂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解特性并选取了适宜的发泡剂;通过研究不同发泡助剂及助剂用量对AC热力学和动力学分解特性的影响,选取了适合于NR/LLDPE热塑性弹性发泡材料的复配发泡体系;采用硫化仪研究了AC发泡剂、ZnCO3发泡助剂和AC/ZnCO3复配发泡体系对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特性的影响,并在固定相同的配方和测试温度的条件下,分别采用硫化仪和自制的发气量测试装置测定了NR/LLDPE热塑性弹性体发泡体系(AC/ZnCO3复配发泡体系)的硫化特性(扭矩变化)和动力学分解特性,结合测定的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泡孔的微观形态结构等分析了体系的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的匹配性;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热塑性弹性体发泡体系的模压发泡工艺(模压时间、温度、压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模压成型压力和不同的AC发泡剂、ZnCO3发泡助剂以及硫磺等的用量对热塑性弹性体发泡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对泡沫材料的微观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本研究采用化学交联模压法制备NR/LLDPE热塑性弹性泡沫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与NaHCO3相比,AC发泡剂虽然分解温度较高、突发性强,但具有较高的发气量,且可通过使之与适当的活性剂复配,以降低其分解温度及分解突发性,达到与成型工艺相匹配的目的:AC/ZnCO3复配发泡体系具有ZnCO3用量相对较少、使AC热分解的主反应温度和主反应突发性明显降低和发气量明显增大以及对浅色制品不易造成颜色污染的特点;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的匹配性对NR/LLDPE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的密度、力学性能及泡孔结构的影响显著,而模压工艺条件、NR/LLDPE橡塑比、硫化体系中硫磺用量、AC/ZnCO3复配发泡体系组成比等均影响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的匹配性;在模压温度为165℃、模压时间为14min和模压压力为1MPa的模压工艺条件下,采用NR/LLDPE橡塑比为70/30、硫磺用量为1.5份的常用硫磺硫化体系和AC/ZnCO3复配发泡体系组成比为10/8的配合体系,可使发泡体系的硫化速率与发泡速率呈现较好的匹配性,可制得密度较小,回弹性较好、具有一定力学强度,泡孔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规整的以闭孔为主的NR/LLDPE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高品质学习方式的形成以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创设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优化课堂教学做了些尝试,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个人的粗浅体会。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因其鲜明的学科语言特色,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期刊
本文首先介绍了驾驶室流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数值模拟理论以及气流组织评价指标,为后文的建模以及数值分析奠定了基础。然后以联合采伐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采用RNGκ-ε双方
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疼痛作为其常见症状且无特效治疗方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肢ASO患者常用5种疼痛评估工具对疼痛进行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有效教学不断被提及,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只有做到有效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高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按照《普通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物
期刊
目的 探讨不同病变血管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方法 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左主干闭塞或高度狭窄患者18例,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新课程背景下需要教师将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智慧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巧设情境,重视探究性教学。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在对新情境、新问题的探究能力。 
期刊
近年来,多铁性材料具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并且在多功能器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因而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关注。本文以多铁性xBi3.15Nd0.85Ti3O12(BNdT)-(1-x)CoFe2O4(CFO)复合薄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并对铁电性、铁磁性以及室温磁电耦合进行了测量;还对多铁性DyMnO3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了衬底选择以及沉积条件对薄膜结构和形貌的影响。本文通过化学溶液法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