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是中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搜集、处理信息,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的能力。在社会形式和教育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翻转课堂”应运而生。本文将翻转课堂与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从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大背景出发,针对目前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写作缺少素材”“作文立意单一”“学生兴趣不足”“作文反馈迟缓”等问题,借助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证明了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和可行的,并论述了“翻转课堂”的特征和设计原则。同时,本文还通过案例对“翻转课堂”的实施模式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文翻转课堂的局限性。研究希望能为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一些瓶颈,也希望能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本论文主要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翻转课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分析文献阐述了“翻转课堂”基本定义以及“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第二部分从国家大背景和学科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论述了在初中实行作文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并从外部条件与及人员素质两个角度客观分析,得出了翻转课堂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可行性。第三部分从选材的广阔性、教学的互动性、学习的自主性、反馈的及时性、学习过程的趣味性五个方面阐述了初中作文翻转课堂的特征。第四部分论述了初中作文翻转课堂的三大设计原则: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第五部分通过对一节作文翻转课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出作文翻转课的基本课堂模式,通过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论证了作文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并提出了作文翻转课堂在设备,教师,学生,家长四个方面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