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nhu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楝皮(Meliae Cortex)为苦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根皮和树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苦楝皮作为驱虫药被收入其中。多年来研究发现,苦楝皮中化学成分十分多样,除驱虫外许多其他药理作用也被证实。本课题对苦楝皮7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同时采用碱水解等方法得到次生产物(次级苷)。共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9个化合物,分别为:toosendansin A(1),toosendansin D(2),7α-benzoyl-12α-O-methylvolkensin(3),7α-tigloyloxyl-12α-O-methylvolkensin(4),1a-benzoyloxy-3a,7adihydroxy-12a-ethoxynimbolinin(5),1a-tigloyloxy-3a,7a-dihydroxy-12β-ethoxynimbolinin(6),1α-benzoyloxy-3α-acetoxyl-7α-hydroxyl-12β-ethoxylnimbolinin(7),meliatoosenin L(8),1α,3α-dihydroxyl-7α-tigloyloxy-12α-ethoxyl-nimbolinin(9),1α,7α-ditigloyloxy-3α-acetoxyl-12α-ethoxylnimbolinin(10),12α-O-ethyl-nimbolinin B(11),3β-O-β-D-xyl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28-O-α-L-rhamnopyranosyl-(1→2)-β-D-xyl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12),3β-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11α-methoxy-hederagenin-28-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13),3β-O-β-D-xylopyranosyl-hederagenin-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14),3β-O-β-D-xylopyranosyl-22β-hydroxyl-hederagenin(15),12α-O-methyl-1α-O-deacetyl-nimbolinin B(16),12α-O-ethyl-1α-deactylnimbolinin B(17),6α,11β-diacetoxygedunin(18),3’-O-methylcatechin 7-O-β-D-glucopyranoside(19)。把化合物12、13和14经过碱水解得到的产物分别是:3β-O-β-D-xyl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hederagenin(12a),3β-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11α-methoxy-hederagenin(13a),3β-O-β-D-xylopyranosyl-hederagenin(14a)。化合物2~19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其中12~15为4个新化合物。化合物12a、13a、14a是人工产物。通过MTT法,对原生化合物1~17和3个次生产物(12a、13a、14a)进行初步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2个28位羧基游离的单糖链次级苷12a和13a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和人神经胶质瘤U-87MG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原生化合物15对两细胞系有较弱的细胞毒性,其中12a活性最强,对两个细胞系的IC50值分别为6.63和8.45μmol/L,而3个双糖链原生皂苷和1个3位只有一个单糖的单糖链次生苷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同时分离出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也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皂苷的构效关系,即C-28位存在游离羧基是常春藤皂苷具有肿瘤细胞毒性的一个必要条件,C-22位的羟基取代可能是增强常春藤皂苷对肿瘤细胞毒性的一个原因。通过查阅文献结合本课题实验数据进一步证实,salannin-type和C-seco-nimbolinin-type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无明显细胞毒性。课题创新性及研究意义:1.本课题对苦楝皮醇提液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了化学研究,鉴定了22个单体化合物,其中3个次级苷,2~19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有4个新的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常春藤皂苷元及其衍生物),1个黄酮类化合物,1个salannin-type柠檬苦素类化合物,1个tirucallanes-type三萜,1个gedunin-type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以及11个C-seco-nimbolinin-type柠檬苦素类化合物。2.首次从苦楝皮中得到的4个新的三萜皂苷化合物。经查阅资料发现,这是首次在楝科(Meliaceae)植物中发现三萜皂苷成分,原因可能在于以往对苦楝皮水溶性成分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本课题首次在植物醇提液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大极性段进行了成分的分离纯化并得到了4个新的三萜皂苷,这也为今后对楝科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尤其是大极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3.选取从苦楝皮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以及碱水解得到的次生苷,通过初步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了2个具有显著肿瘤细胞毒性的次生苷和1个具有边缘肿瘤细胞毒性的原生皂苷,实验结果也进一步验证了皂苷的构效关系,验证了将双糖链三萜皂苷通过碱水解方式以增加其肿瘤细胞毒性的可行性,同时验证了gedunin-type和C-seco-nimbolinin-type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无肿瘤细胞毒性。发现了苦楝皮中有多种结构类型的抗肿瘤成分,为该药材进一步作为抗肿瘤生药研究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管理领域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作者发现,(1)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研究的方向没有变化;(2)我国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因“右侧胸背部疼痛20^+天,加重伴呼吸困难5天”于2014年2月4日入院。既往史:发现血压升高3^+月,最高达180/7mmHg,未正规监测及治疗,余无特殊,体型肥胖,适龄结婚及生
目的观察成人不同的年龄组,奇静脉主干的分布状况,掌握奇静脉解剖学行程的规律,为奇静脉系、后纵膈、胸腔大血管疾患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胸部经螺旋CT强化扫描的受检者6
目的探讨颅底创伤与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PSH)发生的关系以及对PSH患者的临床结局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长征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内以颅脑外伤
本文通过对延安出土的唐代《李良僅墓志》的考述,分析了李良僅吐谷浑族属及家族世系中几代人事唐事迹,从而揭示出唐代吐谷浑部落迁徙陕北的情况,也进一步探讨了李良僅家族在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安川VARISPPED G7系列变频器及换代产品VARISPEED YS1000系列变频器在同一故障类型下的损坏程度,分析传统型IGBT与新型IPM智能功率模块的区别与优越性,
为研究软上地区钻孔灌注桩在长期荷载下的工作性状,作者对工程试桩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静载荷试验,系统地研究了桩土相互作用、荷载传递规律、侧摩阻力随相对位移的发挥情况以
太阳能是地球上最充足、最清洁和可再生的能源。利用人工光合成方法制氢是解决世界能源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光电化学分解水(photoelectrochemical,PEC)是进行太阳能制氢最有前
植物根系持续产生新细胞的能力使其具有无限生长和高度动态的生长特性,从而适应其周围千变万化的生长环境。植物激素尤其是生长素在调控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
多品牌战略是众多美容企业的发展之道。在同质化、广谱化日趋严重的产品竞争中,品牌设计必须有创新和打破常规的思路。“MOTO”和“三星”的迅猛发展就得益于其领先消费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