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论”(Skopostheory)是由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和赖斯等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而翻译策略是实现翻译目的的手段与保证。”“目的论”告诉我们:在口译当中,必须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在不同语言者之间搭起桥梁,以克服语言和文化等的障碍,最终达到交际的目的。不管是基于费米尔和赖斯共同提出的“目的论”,还是以赖斯的从功能学角度审视翻译过程所提出的“赖斯文本理论”,都印证了口译甚至翻译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本报告旨在运用符合源语与目标语受众的文化和思维习惯来实现信息在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以达到服务于受众的目的。本报告选材为访谈类新闻评论节目《财经郎眼》中的一期,主题是《激辩余额宝》,由王牧笛主持,郎咸平教授、钮文新和王福重等著名学者参与,就当前中国饱受诟病的传统金融格局利弊加以分析,并就异军突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余额宝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视频语言风格犀利而不失偏颇,辩论场面激烈却张驰有度,因为偏重财经类话题,又与人民群众的理财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一经播出就引起轩然大波。由于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先前的多期节目都被收录为书籍和音像制品,而遗憾的是无论是视频还是著作均没有英文译本,因此才促成了本次口译任务。本报告以口译模拟中文视频《激辩余额宝》为分析对象,结合既有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从主持人妙趣横生的诗词改编入手,引出讲话人各自的观点,并就其观点展开激烈的讨论。译者就视频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名言警句、数字信息的处理、语言的处理和转换等等结合口译的实现过程逐一展开分析,以期达到利用既有理论来引导口译实践,进而再由口译实践证明既有理论的目的。本报告还分析了本次口译任务的生成过程,笔者分别从任务选材、译前准备、数字信息处理、转换技巧、翻译难点及其应对策略等进行逐一剖析,并对该次翻译任务的可行性和影响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希望通过本次翻译任务能够有志于从事口译事业的人士提供实践和经验指导,也希望该报告给以英语为母语的目标受众以及志在了解中国当前金融市场的前沿的经济学人士提供借鉴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