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激对大脑有许多影响。适当的应激不仅能为个体在面对危险的情境以及在遭受严重的后果时回归稳态做好准备,还能诱导长期的适应性反应。过度应激会显著影响大脑的功能,增加各种精神疾病的发病风险。如应激诱导的恐惧记忆可能会进一步导致焦虑或抑郁症的发生,甚至产生继发性的障碍。许多与精神疾病有关且容易受到应激影响的大脑区域也参与了情感性的学习。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应激影响杏仁核以及依赖杏仁核的恐惧记忆的作用机制。但是在形成与唤起恐惧记忆的症状时,针对杏仁核内的分子表达谱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同类型的应激诱导的恐惧记忆全面的分子特征需要被了解。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重点分析了生理/心理应激(Physical/Psychological Stresses,PPS)和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PS)诱导的恐惧记忆小鼠杏仁核中mRNA和mi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小鼠经过持续5天的应激训练,其中具有攻击性的常驻鼠CD-1~?(ICR)IGS在入侵者的背部和身体前后撕咬使其遭受到PPS,通过观看CD-1~?(ICR)IGS对其它小鼠的攻击过程使观看者遭受到PS。通过社交规避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能够表现出恐惧记忆和焦虑行为的小鼠。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定量分析入侵组与对照组、入侵组与观看组小鼠杏仁核组织中mRNAs和miRNAs的表达水平,研究与PPS或PS诱导的恐惧记忆有关的分子表达谱。qRT-PCR实验对测序结果中差异表达的mRNAs和miRNAs进行验证,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实验对miRNA靶基因的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通过社交挫败实验诱导小鼠表现出恐惧记忆和焦虑行为。分析比较对照组、入侵组、观看组小鼠杏仁核高通量测序数据,在筛选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时其差异倍数要在1.5倍以上。在能表现出恐惧记忆的入侵组和观看组小鼠的杏仁核组织中,基因5-HTR1b,5-HTR2a,DAR2,AChRM3和IP3R1等表达量上调,而基因GPγ11,GPγ13,GPγT2,RasC3和P450等表达量下调,表明这些分子参与了PPS诱导的恐惧记忆。在入侵组和观看组小鼠比较时,表达量上调的5-HTR6,GPγ8,P2R7,NFκ2,CREB3/1和Itgα9等基因以及表达量下调的DAR5,5-HTR1a和HSP1a等基因参与到了生理应激诱导的恐惧记忆;表达量上调的DAR1,5-HTR5a和SSR2/3等基因以及表达量下调的AdRα1,CREB3/1,GPγ13和GPγ8等基因参与到了PS诱导的恐惧记忆。高通量测序结果中部分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已用qRT-PCR实验验证,其验证结果中基因的变化方向与测序结果一致。另外,用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实验证实了Htr2a与miR-34b-5p、Nfkb2与miR-344e-5p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关系,与预测结果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实验模型的可靠性及测序结果的准确性。结论:通过分析社会交往中更接近实际的PPS或PS诱导的恐惧记忆小鼠杏仁核分子表达谱,有助于根据分析的分子机制来了解杏仁核在PPS或PS诱导的恐惧记忆和焦虑行为中的作用。PPS或PS诱导的恐惧记忆和焦虑行为,是由杏仁核组织中不同的突触和信号通路的不平衡调节引起的。多种信号通路之间以及信号内通路中基因表达量的上调和下调使得杏仁核中的分子网络失衡,导致杏仁核中的神经元出现障碍,诱导恐惧记忆和焦虑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