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戏音乐分析——兼论巴陵戏的历史形成与当代发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陵戏是流行于湘、鄂、赣三省交汇的三十八个县市的地方大戏剧种,是岳阳市及周边地区优秀的戏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遗存,在湖南省乃至全国地方大戏剧种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基于对巴陵戏音乐的完整性、丰富性、独特性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巴陵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如下: (1)巴陵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当地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环境,以此为背景,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从历史学、地理学、音乐学等角度,对巴陵戏音乐做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2)巴陵戏各个行当的嗓音各具特色,这些嗓音的运用,既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年龄特征,又丰富了巴陵戏的唱腔艺术。 (3)巴陵戏的语言声调是表现巴陵戏地方特色的主要因素。巴陵戏语言的四声融入唱腔后势必影响旋律的进行。 (4)对南转北、十八板、卷珠帘等特殊唱法从文字或谱例上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这是巴陵戏音乐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5)巴陵戏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对一些民间曲调进行了吸收,这从巴陵戏所唱的杂腔、小调以及使用的过场曲牌中可以获悉。 (6)为更清晰地揭示出巴陵戏音乐的特点,运用比较学的方法,对巴陵戏和与之同源的汉剧就音乐上的区别和交融进行分析研究。 (7)巴陵戏的延存现状令人堪忧。巴陵戏若想获得发展,除了国家的保护外,更需要自身从音乐到表演、舞美全方位进行改革创新。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立足于影院动画表现语言的运用层面,从造型语言、色光语言、运动语言三方面分析它对电影视觉语言(包括绘画)的学习和创造,通过它们之间的交叉、比较研究总结出动画的艺
这些年来,随着电视传媒市场的渐趋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度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电视传媒从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电视传媒产业渐入平均利润时
网络暴力既指网络中通过语言再现的凶杀、抢劫、斗殴等场景,又指借助计算机、手机等电子设备对他人实施的有意的反复的侵犯性伤害。青少年是网络用户的主体人群,结合家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