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HSK(四级至六级)真题中文化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zx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HSK是由国家汉办研制推行,主要考查母语为非汉语的学习者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一项汉语综合能力标准化考试。新HSK自2009年推出以来受到海内外的热烈欢迎,对汉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依赖,语言与测试相互促进,因此在汉语教学中无疑会注入一些文化因素,汉语考试真题中也可能或多或少地呈现一些文化因素。所以,对新HSK真题中文化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本文以2010年、2012年、2014年三次新HSK(四级至六级)公开出版发行的真题卷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统计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新HSK(四级)至新HSK(六级)真题中的文化因素。全文由四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围绕本文的研究背景、内容、意义而展开论述,并阐述了有关新HSK、文化的研究现状且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一章主要以表格及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对新HSK结构与特点进行简单论述,为下文对新HSK真题的统计分析做铺垫;第二章首先理清楚文化与文化因素的关系,其次基于各种理论基础把新HSK试题中的文化因素分为十五类且各类下又分若干小类,并对文化因素的分类标准加以说明,便于下文统计工作的展开;第三章主要结合上章节的分类对此三年新HSK(四级)至(六级)真题中出现的各类文化因素进行统计,发现了新HSK真题中涉及到的文化因素所占比随着等级的增加而增大,理清了不同等级、不同类型文化因素的侧重点,并发现其中不足;第四章则以反拨理论为基础试从测试的角度对对外汉语中相关的文化因素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提出建议,以期对外汉语教师在辅导新HSK、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能够有的放矢,以期能够有效地传播中国优秀文化。
其他文献
为了解森林浴的医疗保健价值,观察部分森林浴患者9项生理值的变化,浴后P、BP、HR×SP乘积减少,尿蛋白阴转率、血RBC、Hb增加,与对照组比有明显差异(P<0.05~0.01),pt增加(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