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陕西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苹果生产省。据统计,2011年陕西水果总面积1121.23千公顷,水果总产量1332.68万吨,超过河北、山东、广东等果品生产大省,其中苹果种植面积及产量更达823.19千公顷和902.93万吨。随着苹果产后技术的发展,储藏、加工等环节在苹果流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苹果储藏、加工不仅丰富了产业内容,实现上游生产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的联系,也拓展了苹果产业发展的空间。但苹果产业各个环节暴露出许多不足,影响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促进苹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整体上把握苹果产业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各环节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措施予以解决。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产业价值链等理论,依托苹果产业链,从价值链的视角出发,以典型苹果价值链为例,运用文献调研、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对陕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整理和分析调研资料,归纳了陕西苹果产业价值链演进阶段,同时按照参与苹果产业价值链的主体的不同对各个构成主体展开了深入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研究对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的价值活动产生的费用、价值增值及收益状况进行统计,经过统计整理和核算各环节的价值增值及在产业价值链总价值中所占的比重,归纳和总结了该苹果产业价值链的结构。研究发现:1.苹果产业价值链价值分配呈“倒V字形”。在该苹果产业链中价值增值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储存商、苹果种植户和连锁超市。该链条的两端(生产和最终销售环节)增值比例相对苹果储藏和销售的储存商来讲最少。2.储存加工环节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在储存、加工环节,储存企业对苹果进行分级销售、减少了苹果的多样性,降低了交易成本。苹果经储存、加工环节,实现了周年供应,将上下游环节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储存、加工环节,一方面,将市场上对苹果的需求信息倒传递给其上游环节—生产者,使其了解市场上不同等级的苹果消费状况以及消费者对于绿色苹果的需求,从而影响其苹果生产决策和行为,在生产过程中重视苹果生产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起到了联系上游和下游为后续价值链的拓展奠定基础。3.苹果价值链上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储藏企业与苹果种植户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苹果种植户选择与下游环节(诸如:储藏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进行交易参考的主要是收购价格的高低。苹果种植户往往选择与出价较高的下游客户进行交易,与下游客户的协议在履行过程中往往被忽视。二是苹果专业合作社多数名义大于实际。样本苹果专业合作社在运行过程中缺乏实体运作的能力,且缺乏稳定的供销机制。三是中间环节承担双重压力,储藏营销企业不仅需要解决收购的问题,还需要通过自有要素保障储存期间的苹果品质,与下游客户交易进行过程中承担较多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