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D市Y区公安机关隐性超期刑事拘留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拘留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审前羁押制度,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实践中,刑事拘留制度也暴露出了诸多侵害犯罪嫌疑人人权的问题,本文所讨论的“隐性超期刑事拘留”就是其中比较普遍的一个。本文在第一部分中,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实践中隐性超期刑事拘留措施的几种表现,如公安机关未合理使用刑事拘留制度,滥用行政拘留代替刑事拘留等。公安机关通过这些方式规避法律规定,“隐性地”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当的审前羁押,既严重侵害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又破坏了法律的权威性。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刑事拘留制度的非司法性,即刑事拘留作为限制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审前羁押措施,其决定实施权被刑事诉讼法授予了侧重于行政职能的公安机关,而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对其缺少审查权能,使刑事拘留权成为“不受监督的权力”。其次是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拘留制度的规定太过简略,对关键问题缺少规制,如对刑事拘留措施的定位不明确、刑事拘留期限规定不当等,这就给了公安机关过大的自由裁量权,给了公安机关滥用权力的的空间。最后是我国“一事不二罚”原则存在部门法局限性,没有能够实现保护公民免受“双重危险”的目的。本文在第三部分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立法建议。首先,本文认为在当前中国司法体制环境下,不宜立即彻底改变刑事拘留制度的“非司法性”,而应当采取“渐进式”改革思路,在保留公安机关的刑事拘留权的前提下,一方面细化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权的行使条件和期限规定,限缩公安机关的自由裁量空间;另一方面将刑事拘留措施纳入我国的审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中,建立以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为主体的审查监督机制。其次,根据我国司法体制的现实状况,建立轻罪禁止重复追诉的原则以及行政拘留期限折抵刑事拘留期限的制度,从而有效地缓解公安机关滥用行政拘留代替刑事拘留从而造成对犯罪嫌疑人的隐性超期刑事拘留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电网的飞速发展,直流输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换流变为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设备,其可靠性对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重大。换流变网侧高压套管作为高压引线对地绝
当前,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已经成为国家人才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国梦”,落实到职业教育领域,就是“职教强国梦”。作为承担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一直是全世界范围内金融服务的难点。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存在农业人口众多、基础实施差、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现阶段商业银行纷纷退出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准时、安全等优点,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引导城市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通过改变可达性,轨道交通带动沿线及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区域用地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
目的:调查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标志物分布情况,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持久性和加强免疫的可行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条件下,路网通达性增强、乘客行为多样、客流时空分布特征复杂、运输计划协调性高、客流需求与运输能力间耦合关系紧密,对客运组织、列车运行控制以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日新月异的发展,由各种因素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规模、频率日益扩大,具体来说,群体性事件是我国在由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贫富差距的增加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对农业用地转换用途的需求不断增强,由此导致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在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城市与乡村界限分明。被动征地致
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做大做强,离不开有效的投资,自然也离不开有效的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