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航标是海上港口主枢纽和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船舶安全航行的重要设施。沿海航标标志着我国领土领海主权,象征着国家领海主权和国际窗口。在所有沿海航标中,由于浙东沿海海域内渔场集中,港口货物吞吐量大,船舶越来越密集,该水域范围内小渔船和大型船舶的混合度很高,海上交通复杂,故浙东沿海航标管理在保障航行安全、促进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浙东沿海航标管理部门主要是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于2012年10月15日,在原上海海事局所属航标、测绘及通信等机构基础上成立,主要承担辖区内港口航道测绘、航标建设维护以及水上安全通信等航海保障工作,宁波航标处主要负责浙江东北部沿海航标的建设和养护,其管辖区域南起三门湾,北至长江口。目前航标的整个发展受到制约,主要是航标管理体制、机制的限制,而一个合理的内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是浙东沿海地区航标管理中越来越需要的。本文通过对航标、航标管理的概念以及公共管理基础理论方面的概述,结合浙东沿海航标管理的现状,对于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在目前浙东沿海航标管理中在航标维护人员年龄结构、绩效管理、公共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从我国浙东沿海航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在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浙东沿海航标管理的思路和对策建议,即深化航标养护机制变革,改进航标管理机构公共服务质量,培养高效精干的航标管理队伍,增强危机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弘扬航标文化、培养创新能力。由于研究能力和调研局限性,本文对于我国浙东沿海航标管理的研究深度有待加深,某些观点和看法可能需要更加深入的剖析论述,尤其是航标管理机构在新一轮体制改革中方案讨论和具体设置中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