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传统建材产品产能过剩矛盾日益凸显,产业布局不合理已成为阻碍我国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本文以建材工业的水泥、玻璃、陶瓷三类代表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产品产量、工业地区分布、进出口、原料储量、未来发展预测五个方面着手,以环渤海区域和“能源金三角地区”为目标区域。在对区域发展定位、人口、地理条件、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交通物流条件、当地产业政策现状,以及地区、行业发展规划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建材工业发展及区域合理布局的因素,建立了由资源保障、产业基础、环境约束、社会经济4个一级指标与2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建材工业空间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型协调度评价模型与综合发展指数相结合,建立了协调发展函数评价模型,定量分析建材工业发展与环境、区域的协调性,评价目标区域建材工业协调发展程度,并就我国建材工业未来协调发展提出具体对策建议,结论如下:(1)采用统计学模型对建材工业空间布局进行协调性评价是可行的,可为政府及行业协会指导建材工业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2)建材工业的产品特点、行业性质决定了资源与市场是影响我国建材工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3)虽然近年水泥、玻璃、陶瓷产业有从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但受产业布局、区域经济发展、消费市场等因素影响,我国建材工业空间布局仍旧呈现较为严重的产业布局不平衡态势。(4)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应严格控制新建产能,发挥市场调节功能,调整建材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能源金三角地区落后产能较多,应严格淘汰落后产能、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5)中国建材工业要协调发展,必须:(1)通过提高行业准入条件,推行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着力化解国内建材工业产能过剩局面。(2)通过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定淘汰建材工业落后产能。(3)强化建材工业运行监测和供给管理,加强建材工业经济运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