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繁荣农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动物疫情风险也日趋突出。禽流感是出现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的动物疫情之一,还有可能传播给人类从而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扑杀染病禽或疫区内所有禽只,并做无害化销毁处理是目前并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消灭疫情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但同时也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政府部门就此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然而目前的补偿标准与养殖户的实际经济利益损失相差甚远,群众普遍不满。对动物疫情风险下养殖户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价研究,既可以丰富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价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又可以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依据系统抽样调查、典型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设计调查方案,获取研究所需要的支撑数据;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来开展研究;综合运用动物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对已有优秀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蛋鸡规模养殖户为例,对禽流感疫情风险下养殖户的防控行为及其费用投入和蛋鸡不同生命阶段的生产价值进行分析,确定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构成要素及测算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现状及其危害,对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和评析;然后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并介绍了相关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本研究中的运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阐述本研究内容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动物疫情防控体系、动物疫情风险下养殖户经济损失的评价方法和补偿政策,并总结其不足之处;其次,在现有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分析动物疫情风险下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构成,并建立养殖户经济损失评价模型;第三部分首先对数据来源进行了说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户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运用建立的模型对养殖户在禽流感疫情中所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测算;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测算了动物疫情风险下政府对养殖户经济损失的补偿强度;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日龄是决定蛋鸡价值的主要变量,不同养殖户在同一次动物疫情中的经济损失程度存在较大差异;(2)动物疫情中养殖户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存在明显的差异;(3)我国目前的动物疫情经济损失评估机制不完善,补偿强度普遍较低,但也有过度补偿现象;(4)我国蛋鸡养殖成本较高,养殖户的利润空间有限,非高致病性禽流感等一些非一类动物疫情的发生对养殖业发展及社会食品安全的危害也是相当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