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受动意识理论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ff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理论的批判与扬弃,引入实践概念,把感性存在与实践活动统一起来,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主体。由于实践本身蕴涵着主客体辩证运动的关系,因而,主体的能动方面与受动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统一于实践活动中。人类历史是主体能动意识与受动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把任何一方绝对化都会造成严重的生存危机。  近代以来,人们高扬主体能动意识的地位,忽视受动意识的作用,导致“反主体性效应”的发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生态失衡、个人主义等现象大有盛行之势。因此,马克思的受动意识理论仍有存在和被研究的价值。我们要积极与之展开对话,以求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和谐相处。  本文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收集、归纳和整理,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对马克思的受动意识理论进行探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重难点、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马克思受动意识的理论溯源和基础。通过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批判以及“人的类本质”思想的提出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第三部分重点阐述马克思受动意识理论的基本内容。首先从内涵、特征和作用对其进行全面阐释,然后深入挖掘其理论本质和理论突破点;第四部分阐述马克思受动意识理论的现实意义,探讨其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时代意义。
其他文献
禅宗心性论是印度佛教心性论和中国早期佛教心性论结合而凝成的一滴甜美的甘露。禅宗的心性论是以心传心的宗教,禅宗心性论提倡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自己
民谣作为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在中国历史悠久,近一百年,流行音乐席卷全球,中国当代民谣音乐随之产生,成为我国当代音乐文化中重要又独特的一个类型。民谣音乐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流行音乐,把情感表达作为主要诉求,追求真实、自然的音乐风格,简化编曲、演唱、伴奏等外在形式而注重内容的讲述性表达,歌曲显得简单质朴,呈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别具特色。中国当代民谣音乐大致有四种风格差异明显的类型,分别是:台湾民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