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集群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增进交流、加强合作和分工、促进技术升级,而且通过根植性加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资本之间的联系,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更重要的是,集群模式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加速了信息交换的频率,促进了知识外溢等外部效应,集群内部的创新能力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首先评述了集群创新、空间自相关、产业竞争力相关文献,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创新之处在于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空间自相关三个方面构建了产业竞争力模型,并对不同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合理分类。同时,辨析了产业竞争力三个子模型之间的关系,空间自相关是影响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因素,部分的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与空间自相关结果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样就保证了三个子模型之间的关联性和连贯性。综合运用区位商、EG指数建立产业集群模型,利用吉林统计年鉴、长春统计年鉴、吉林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延边统计年鉴、四平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对吉林省装备制造业的集群状况进行了评估。另外,构建衡量集群创新的指标体系,从集群创新资源指标、活动指标、产出指标、环境指标四个角度衡量集群内的创新程度。为了消除指标单位和数量级的影响,首先利用均值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综合比较各种客观赋权方法,选取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5个地区,对它们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计算,予以排名。从空间自相关的角度,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模型将产业发展的空间地理因素考虑在内。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9个创新能力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与局部自相关数值进行了回归分析,探讨产业创新能力指标对空间自相关效果的影响,对吉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将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应用到吉林省装备制造业,计算的结果表明通信设备制造业(以下简称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以下简称仪器仪表制造业)的空间自相关结果与产业创新能力指标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这一结论能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有助于从多角度提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空间自相关效果。产业竞争力的评估结果是交通设备表制造业(以下简称交通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是中等水平,通信设备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是高潜力水平,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是中低水平。最后,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空间自相关的角度,有针对性的给出发展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