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复混肥养分转化规律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明显的增肥效应,施用有机无机肥对土壤的品质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对于对作物品质要求很高的行业,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行业,复混肥中无机养分也会在作物中富集,使品质受影响。把无机态养分通过微生物和环境的作用实现向有机态养分的转化是一种有效增加有机肥养分含量和解决把无机肥和有机肥简单混合所带来问题的有效手段。具体做法就是在微生物对堆料进行发酵的过程中,加入无机肥作为营养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这些养分转化为有机态的养分。目前还没有说明无机态养分向有机态养分转化的形成机理和转化率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室内模拟转化过程来研究这些问题。 本研究共设22个处理,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菌群、不同加肥方式、不同有机物料配比条件下研究不同处理在培养期间养分的转化规律。以鸡粪、牛粪为主要原料,葵花秸杆(磨碎)、褐煤、草炭为辅料,按一定比例配成原料,共培养35天,分别在第0,7,14,21,28,35天取样测定。温度为恒温(40℃)和变温两种条件;菌群为复合微生物菌群1(是蜡样芽孢、乳酸菌、毕氏酵母、木霉菌的混合群落),快速发酵菌2(北京);加肥方式有培养初始即加肥与培养第14天一次性加肥两种加肥方式;有机物料配比1(简称鸡粪1)的组成为:鸡粪、葵花秸杆、褐煤,有机物料配比2(简称鸡粪2)的组成为:鸡粪、葵花秸杆、褐煤、草炭,有机物料配比3(简称牛粪)的组成为:牛粪、葵花秸杆、褐煤;加入化肥为碳氨、过磷酸钙、硫酸钾,加入N:P:K比例为2:1:2,加入化肥的原则为培养后总养分≥20%。数据用EXCEL和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在14~21天转化率最大。不同因素对堆肥的影响是不同的。pH和有机质对全N、无机N、N损失都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对有机N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三因素之间,pH、有机质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H、H/F与各P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试验结果表明,在加肥方式上,第14天加肥处理的效果优于初始一次性加肥;选择变温条件对堆肥过程加以控制更有利于促进腐殖化进程;微生物菌群2效果优于菌群1。 综合考虑,加入NPK中量化肥适宜的化肥填加量。 在各种处理中,变温下有机物料鸡1加菌2第14天加肥、变温下有机物料鸡2加菌2第14天加肥的处理是比较理想的配比选择,其营养元素的含量、有机营养元素的含量和比例都是比较高的。这与预期相吻合。 本论文旨在实现“无机肥料有机化”,一方面提高有机肥的肥效,另一方面满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对作物品质要求很高的行业的施肥需要。不仅要求提高肥效,更着眼于通过调控堆肥过程,提高无机态营养元素转化为可溶性有机态营养元素的比率。通过实验表明,无机肥料有机化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采用盆栽试验和溶液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内蒙古地区的主栽小麦品种永良4号的芽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研究。试验共设置了6种盐分、7个浓度的42个处理,再加1个对照,
本论文通过对毛葡萄雌雄异株特性、毛葡萄及远缘杂交种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和传粉适应性对结实效应开展研究,从而探明毛葡萄及远缘杂交种有性生殖机理,找出毛葡萄座果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油菜产量持续上升,这其中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是造成油菜产量大幅度上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然而,油菜产量增加的幅度远远低于氮肥施用量上升的幅度,导致氮肥
本研究以Pb、Cd、Cu、Zn复合污染的水稻土和红壤进行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生物炭、磷肥单独以及配施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形态的影响,采用TCLP法评价土壤重金属修复效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