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柴附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有效性,并通过随访来评估柴附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本病的远期疗效,为柴附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医医院)、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绵阳市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符合非糜烂性反流病(肝胃郁热证)诊断的30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对照组152例。治疗组予柴附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两组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结束后4周、16周随访。重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对观察结果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年龄、病程、临床主要症状与次要症状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2.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8周结束后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有效患者临床症状(P<0.05)。两组治疗对患者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嗳气反流、背心疼痛、口干五项症状改善相差不大,其余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别于治疗结束4周、16周进行随访,两组治疗针对患者咽部情况的改善相差不大,其余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临床综合疗效:治疗8周后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为97%(P>0.05)。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为32.6%(P<0.05)。治疗结束16周后随访时,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9.3%,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53.4%(P<0.05)。4.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的复发,但是治疗组在控制临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柴附温胆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