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西方各国政府为了重建家园,恢复经济,改善民生,都普遍实行了政府全能模式,政府无所不能,权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此期间,政府采用强制手段,如经济管制、社会管制、政治强制等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政府是社会的权力中心,是处理公共事务,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物品的唯一主体。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使西方各国相继陷入了“滞胀”阶段。“滞胀”是指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生产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政治危机、社会危机、财政危机、信任危机等各种危机使政府束手无策。再加上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政府管理和民主制度方面的矛盾。政府部门不能再照旧统治下去,以政府为核心的传统的政府统治工具失灵了。针对这些危机和矛盾,西方国家纷纷进行行政改革,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此为背景,政府工具逐渐兴起,作为政府工具的重要内容之一的市场化工具也由此兴起。作为近几年来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政府工具是公共管理实践中必须面对的一个新兴课题。在当代的公共管理实践中,政府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市场化工具。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开展,西方政府全面进行改革,不断强调低成本、高效率,追求“三E”,强调运用市场化手段。在此大潮之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运用市场化工具来解决某些社会公共问题,这就越来越凸显市场化工具的重要性。市场化工具不仅决定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能否成功,而且也决定其能否做好。同时政府的改革创新,不仅包括人员的思维创新,政府管理理念、方式和职能等的创新,更包括政府治理手段即政府工具的创新。市场化工具作为政府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的重视。本文分六部分内容详细的探讨了市场化工具的选择与应用问题。第一部分分析了市场化工具的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意义及新趋势和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是市场化工具的基础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市场化工具的内涵及主要内容和有关市场化工具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我国政府治理中市场化工具选择与应用的必要性与公平、效率、可行性、合法性、适应性五个标准。第四部分主要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我国政府治理中市场化工具选择与应用的因素。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政府治理中市场化工具选择与应用有哪些困境及出现这些困境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是我国政府治理中市场化工具选择与应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