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桃果实的采后生理特性和贮藏特性,以龙泉驿区地方优良品种皮球桃为试验试材,系统地研究了皮球桃果实采后生理特性、贮藏特性和控制技术;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贮藏果实生理特性和风味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贮藏保鲜条件及配套技术,以期为桃生产地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1、研究了皮球桃的采后生理特性。在低温贮藏过程中,20天左右出现呼吸、乙烯高峰,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并且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桃果实内部生理发生变化,营养成分消耗,水分蒸腾,有害代谢产物积累,相关抗性酶启动,共同调节桃果实采后生理。2、确定了皮球桃的贮藏技术参数。0.5μmol/L的1-MCP前处理,12h的普通冷库预冷,1±1℃的贮藏温度,气体成分为1%O2+5%CO2的气调贮藏方式为最适宜的贮藏条件。用1-MCP处理,皮球桃贮藏期40天,能正常后熟,果实细胞排列紧密,无有害代谢产物产生,好果率为98%;气调贮藏皮球桃贮藏至50天时,好果率仍为98.5%。3、检测了皮球桃果实中的香气成分,并探讨了贮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皮球桃的主要香气成分共有50种,其中,醛类物质占香气成分总含量的28.33%,酯类占22.08%,醇类占17.99%,酮类10.88%,酸类1.95%,烃类9.69%。香气成分在贮藏期的变化总体表现为相对含量上的变化。1-MCP处理组与对照组对比,两者在呼吸跃变期时香气成分变化无明显规律可循。但在贮藏后期,1-MCP处理果实香气成分保持好,总量为初始值的67%,对照组仅为41%。4、探讨了桃果实内部品质与相对介电常数ε的相关性并建立了数学模型。相对介电常数随贮藏期延长呈下降趋势,糖、酸含量、失重率和电导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与介电常数ε呈反比例关系,TSS随时间呈下降趋势,与介电常数ε呈正比例关系。其中,失重率与相对介电常数线性相关性最好,决定系数R2=0.9527,说明介电特性的变化能有效反应果蔬内部含水量的状况。并建立了能表明贮藏期桃果实内部品质变化与相对介电常数ε关系的数学模型:Y=-5.7517*C1-0.7697*C2+0.1024*C4-0.3424*C5+3.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