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有限元建模与生物力学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zhofp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尖瓣是人体心脏中重要的瓣膜组织,它位于左房室口周缘,借助连于乳头肌的腱索的牵拉作用,在心脏压力与血液动力的综合作用下做周期性的启闭运动,保证心脏内部正常的血液循环功能。瓣膜的受力大小是影响生物瓣膜使用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所见瓣膜撕裂、穿孔位置多出现在应力集中位置,与瓣叶内部承受的应力分布直接相关,因此通过对二尖瓣进行应力分析有利于认识并了解二尖瓣瓣膜失效的力学原理,对研究二尖瓣力学机理、模拟二尖瓣脱垂等病理结构以及指导心脏外科瓣膜成形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心脏二尖瓣的结构组成为基础,利用建模软件(UG)、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人工二尖瓣、人体二尖瓣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同时模拟二尖瓣瓣叶脱垂(mitral valve prolapse, MVP)的病理情况。论文首先介绍了建模过程中涉及到的心脏二尖瓣生理结构,二尖瓣病理生理知识,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基础以及建模的方法。然后建立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人工二尖瓣的物理模型,对模型在左心室舒张期及左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应力情况及形变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应力分布形变与人体动力学实验中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的瓣叶基部宽度与瓣叶应力分布之间的关系。其次,根据人体二尖瓣的真实形态建立了人体二尖瓣的有限元模型,并仿真该模型在整个心动周期内的动态变化,分析人体二尖瓣在整个心动周期内的形态变化及应力分布变化。同时建立多个比对模型,分析二尖瓣瓣膜厚度对瓣叶应力分布以及闭合情况的影响。最后,基于人体二尖瓣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二尖瓣瓣叶脱垂的病变情况,建立二尖瓣瓣叶脱垂对比模型,比较分析不同程度(轻、中、重)的二尖瓣瓣叶脱垂对二尖瓣形态及应力分布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包括如下几点:1.以临床常用的人工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模型为基础,对该模型进行材料定义及网格划分,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施加边界约束及负载条件,仿真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在心动周期内的形变及应力情况,得到长方形无支架心包二尖瓣在左心室舒张期及左心室等容舒张期的形变图以及静态应力分布图。仿真得到的前后瓣叶的形变与体外流体力学的动力学实验中实际形变结果一致,前后瓣叶的应力分布也与临床中二尖瓣的应力情况相吻合,表明了有限元分析法的正确性。最后对该模型中瓣叶的应力分布与瓣叶基部宽度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2.以人体二尖瓣的生理构造为基础,建立接近人体二尖瓣的物理模型,同时在整个心动周期内对该模型进行动态的生物力学分析,模拟人体二尖瓣在心动周期内的形态变化及应力分布变化状态。仿真结果表明人体二尖瓣模型在心动周期内的形态变化能很好地反应出二尖瓣的运动状态,二尖瓣应力最大的区域也出现在临床上二尖瓣撕裂的常发生位置,结果较好地与临床经验数据相符合,更充分地说明了模型与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多个比对模型,研究分析了二尖瓣瓣膜厚度对前后瓣叶应力的影响。3.在人体二尖瓣模型的基础上,仿真二尖瓣瓣叶脱垂的病变情况,利用有限元算法得到二尖瓣病变模型在心动周期内的瓣叶闭合情况以及应力分布情况,并与基础二尖瓣模型的闭合情况与应力分布进行比较,定性的分析二尖瓣瓣叶脱垂对二尖瓣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最后建立了具有不同脱垂程度的二尖瓣瓣叶脱垂病变模型,研究瓣叶脱垂程度对二尖瓣形态及应力的影响。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大量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自适应的方式构成,这些传感器节点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通信能力。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
拓扑结构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设计问题。现有的网络拓扑结构如线性,环形,星形,二叉树等。近年来,超立方体型网络已经受到多方关注,由于超立方体很多优秀特性吸引着大规模并行超
在社交网络中,对于巨大数量的产品和服务,每天都会产生越来越多非结构化的在线评论。在线用户不仅表达对产品和服务的整体意见,还会针对感兴趣的某一个特定产品特征表达他们
真实高清VOD实验系统的硬件投入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测试环境配置费时,测试规模受到严格限制。而VOD仿真系统则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测试规模大等突出优点,是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云数据中心的高能耗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数据中心的组织层次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大,这对能耗管理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本文研究基于CPU调频技术的虚拟机调度算
机会网络是由无线自组织网络和延迟容忍网络演化而来的一种新型网络,它是一种源节点与目的节点可能不存在完整的通信链路、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进行数据交换的移动自
手写数字串的识别一直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其在大规模数据统计和金融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手写数字串切分与识别算法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并且手写数字串切分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CG技术的发展,渲染引擎在电影动画、模拟仿真、游戏特效等方面具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渲染的计算量也日益增加,单个计算机难以满足其巨大的计算量,因此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的嵌入了多种传感器的传感器节点构成,同时这些节点具有有限的计算能力,通信能力和能量等特点。这些节点的特性决定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用于以数据为
混沌是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成为连接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现象的纽带。由于混沌系统具备的参数极度敏感性、遍历性、伪随机性等特点,它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图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