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经济—能源—环境(3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和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和不懈追求,经济、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和环境的支撑,经济发展和能源使用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能否实现3E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以经济落后、贫困问题突出、生态脆弱、环境问题严重的甘肃省作为研究区,利用1985-2011年间相关统计数据,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1)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的灰色关联度。发现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煤炭和电力消耗量关联度较高,与石油和天然气的关联度较小。(2)采用EKC假说计量模型,分析了收入与污染关系。结果表明污染与收入关系因污染物不同而不同。工业废气和SO2排放量随着收入提高总体上上升,而工业废水、固废和粉(烟)尘排放量总体上下降。环境与经济之间的EKC曲线关系在甘肃未能得以体现。(3)将环境压力视为人口数量、收入(人均GDP)和污染物排放强度三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运用完全结构分解模型分解、分析了三种因素对环境压力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加重了环境压力,但其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也加大了环境压力,而技术进步有助于降低环境压力。(4)运用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分析了能源消费及其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带动能源消费的格兰杰原因,但能源消费并不必然促进经济增长。(5)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法,将能源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测算了两种效应对能源强度变化的贡献。能源强度持续下降主要源于能源效率(以第二产业为主)的提高,而经济结构调整的贡献较低。1985-2011年间,技术份额累计贡献106.42%,结构份额累计贡献-6.42%;第二产业的效率份额累积贡献达到71.63%,第三产业的效率份额累积贡献达到34.81%;第三产业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强度降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而第一产业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对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较弱。(6)构建了甘肃3E系统综合发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系数法测算了3E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经济、能源和环境综合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波动幅度较大。综合发展水平依赖于总量、结构和质量水平共同作用,不同时间段内,总量、结构和质量水平对经济、能源和环境综合发展水平的贡献各不相同。(7)在(6)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回归分析法的系统协调度模型,评价了甘肃3E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3E系统内任意两子系统的协调度,以及3E系统协调水平总体上均较差,且波动变化大、稳定性差。在3E系统中,只要任意一个子系统的发展水平与另两个不一致、不能匹配时,系统协调度就会保持较低的水平;只有当三者的发展水平均较高且较一致、相互匹配时,或者三者的发展水平均提高且提高的速度较为一致时,系统协调度会不断提高,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其他文献
<正>从常州市科技局获悉,国家薄层石墨材料标准工作组日前落户常州,薄层石墨材料工作组是国家批准的开展石墨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机构。据常州日报2月9日消息,由
新媒体融合时代下,综艺节目为了节目效果及影响力,逐渐采用多个主持人共同主持。主持群现象也逐渐成为当下综艺娱乐节目主持的趋势。本文以网络节目《奇葩说》及内地成熟节目
传播是政府公共形象树立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发布信息、重归共识、价值塑造始终是政府对于公众传播的主线。本文主要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的政府传播范式的转换,提出传播的态度要从
中国房地产行业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正在从高速运行转变到稳步推进,中国房地产行业现有格局正在随中国经济发展形势和城市化进程发展悄然发生着改变,面对着国家多轮严厉调
本文以女性主义电影理论为依据,选择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女导演的电影进行分析。首先是从中国女性导演整个历时性的发展中,探寻进入21世纪以来女性导演的电影创作所发生的一些
伴随着硬磁材料和功率电子开关的不断进步,转子位置检测技术的不断完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们被广泛地用于调速驱动、伺服电机、电动汽车和工业生产等各个领
<正>血站的血液检测方法是对来自于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完成相关目的检测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校准品或标准品、检测条件或步骤的组合。血站实验室采用法规要求的血液检测
提出了一种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感离线测量新方法,通过对电机电压、电流和转子位置进行同步实时采样,并将所采集的电压和电流信息进行傅立叶变换,提取其基波信息;利用永磁同步电
第一部分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膜修复残根的抗折力研究目的:探讨聚乳酸可吸收根管桩膜修复残根后的抗折力。方法:将24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8颗,分别采用聚乳酸可吸收根
简述了废玻璃回收的作用,介绍了废玻璃的处理工艺并提出了碎玻璃质量和粒度标准的草案,详细讨论了利用碎玻璃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调整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