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PUSHOVER分析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错桁架结构是六十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在它产生之初,主要应用于钢结构体系,并且在国外已经有较多实际应用,目前这种结构在我国却很少应用。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可以看作一种特殊的转换结构,可以实现多层大空间,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种结构,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专注于钢结构体系的交错桁架结构,鉴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还处于主流地位,本文将对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体系进行Pushover分析,以便了解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破坏方式和过程。 本文通过自己编制有限单元法的Pushover分析程序对两种不同形式的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的力学计算模型分别进行了两种不同方法的Pushover分析,即固定加载模式和自适应加载模式的Pushover分析。根据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配筋率交错桁架结构的程序计算结果,本文将程序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绘制了不同算例的出铰顺序图、出铰位置图、结构顶点位移“时程曲线”和结构破坏时的相对层间角,并编制相应程序对运算结果的数据进行后续处理,将交错桁架结构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曲线绘制在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以便进一步考察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最后通过有限元软件ETABS对文中的算例再进行分析,并对照自己编制程序的计算结果,来验算所编程序的可靠性。 本文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定量地分析了不同形式且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体系的结构特性和受力特点。分析表明:空间对称的等节钢筋混凝土交错桁架结构的层间刚度偏小,结构耗能能力较差,不适合建造在设防烈度为8度的区域;钢筋混凝土混合交错桁架结构体系的层间刚度较大,耗能潜力大,能够保证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文中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不同形式的桁架结构的薄弱构件和薄弱层,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改进方法,为该结构的实际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自行研制的电阻率测试仪,通过对江苏淮盐高速公路盐城泻湖相软土的大量室内试验,研究了水泥土电阻率结构特性参数与宏观力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电阻率的水泥土损伤
基于优化设计理论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现状,选用了多层复形法作为本文基本的优化方法,将其引入工程结构减振控制中,对SMA阻尼器在大跨挑篷结构减振控制中的参数作了优化研究
在修建山区道路时,许多线路不可避免的穿越斜坡地带,合理的选择施工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泰赣高速公路K203段下湾隧道斜坡和武九铁路盛洪卿隧道的特定地质环境,分析隧道开
随着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使得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型钢混凝土节点在整个结构体系中的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开展
近年来高层建筑迅猛发展,由于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很多高层建筑需要底部多层为大空间的框架结构作为商业用房,上部需要小房间作为住家或酒店房间,这就产生了高位转换短肢剪力墙结构
随着强震记录的不断积累和竖向地面运动的震害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竖向地面运动有时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竖向地面运动是目前地震工程界急需完善的一个课题。本文选取台湾集
随机压电智能结构振动主动控制是目前结构动力设计与控制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崭新课题。 本文针对具有随机参数压电智能结构开展了结构动力分析和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研究
砌体结构是最古老的结构形式之一,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仍广泛应用。砌体结构与其它结构形式相比,其抗震性能较差,一些已建的砌体结构达不到现行抗震规范要求,对其进行抗震检测、鉴
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渗透性小、承载力低,因此在这种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是十分不利的。砂井堆载预压法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
桩筏基础的优化研究是桩基础和桩筏基础研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桩筏体系中桩,筏板,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使得该体系的分析已颇为复杂,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优化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