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智旭的信愿行思想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L6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蒲益大师的净土著述,结合晚明净土教的背景,全面研究了其信愿行思想。蕅益智旭认为净土法门为易行难信之法,起信是决定往生的前提;具体而言,信包括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六个方面的内容。愿是往生的关键,是连接佛与修行者的纽带,因此往生大愿不得不发;厌恶娑婆、欣慕极乐是净宗之愿的根本内容;往生之愿还应兼菩提心与回向。净业之行分正行与助行,念佛为正行,六度万行、慈心不杀、具足戒行、读诵大乘和忏悔求生等为助行;念佛有念自佛、念他佛、双念自他佛等三种;反对参究念佛,高扬持名一法;持名有事持与理持两种方法;一心不乱的念佛境界有事一心与理一心的差别;根据持名深浅,往生品位分为九品四土。信愿行作为净土资粮,缺一不可,以信启愿、以愿导行、以行满愿证信,而尤以信愿为导;往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品位高低全在持名深浅,若信真愿切,散心念佛也可带业往生。蕅益智旭的信愿行思想是隋唐以来净土资粮的一次总结,对近世以来的净土宗、行持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他文献
唐甄(1630—1704)是明清之际注重经世致用的儒者。他在心学的语境下架构了事功学说,沿着孟子和王阳明的心学之路,彰显了经世面向在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中所具有的终极意义,抒发
十八世纪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众多的社会主义理论者,尽管是“空想”的,摩莱里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在这一发展阶段中具有重要的
正义一直是政治哲学领域讨论的中心问题,也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的焦点。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M.沃尔泽持一种多元主义正义观点,并系统阐述和形成了多元主义正义理论,在该领域
如果说自然界赐给人类的见面礼是其生存于其间的地球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界的回赠无疑就是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打下最深烙印的城市。所以,惟有城市才是人类能够为大自然敬奉的唯一
孔子、孟子、荀子、《穀梁传》的哲学,开端都是仁(荀子的“人能群”实际就是人能仁的意思),仁者人也,仁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与他人共在,仁是身心一体、主体客体未分的状态。从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