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载方式下类金刚石膜的变形行为及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在调质处理后的AISI 4118铬钼钢表面沉积了含Ti类金刚石(Ti-DLC)膜。利用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EM)、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和拉曼光谱仪等手段分析了沉积Ti-DLC薄膜的成分、形貌和结构,使用带Berkovich压头的纳米压痕仪(MTS Nano Indenter XP)测试了薄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含Ti量为27at.%的Ti-DLC膜表面平整,粗糙度很小。Ti-DLC膜的结构主要为非晶相,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HREM)表明Ti-DLC膜成层状分布,膜内存在着富Ti区和贫Ti区,TiC颗粒尺寸大约为5nm。纳米压痕试验结果表明,Ti-DLC膜的弹性模量为249.8GPa,硬度为26.4GPa。纳米划痕实验结果表明,Ti-DLC膜的厚度大约为700nm,划破时的纵向载荷为80mN,摩擦力为18mN。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了纳米压头压入过程中Ti-DLC膜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过程。模拟结果表明,纳米压痕试验中应力在压痕周围呈不均匀分布,应力集中分布在压头尖端所对应的膜的区域,并在膜与基体的界面上产生间断,应力间断有效的保护了基体。纳米划痕实验的数值模拟表明,Ti-DLC膜在压头划痕初始阶段,纵向载荷和摩擦力都呈线性缓慢增加,在某一点发生突变,这时膜发生了硬化。对Ti-DLC膜的纳米压痕和划痕实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有限元数值模拟是研究材料变形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作为一部与民营企业切身相关的法规,在具体制定过程中,浙江非常注重听取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区域民营企业的意见,同时,也大量听取吸收了金融机构、省企业权益
期刊
通过对二维磷化硼体系的一系列理论计算,我们发现二维磷化硼体系都是直接带隙的半导体,且带隙可从单层Mono的1.37 eV到三层Tri-1的0.17 eV,而体相磷化硼是一个间接带隙为1.98 eV
有机气凝胶及碳气凝胶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纳米非晶固态材料,在力学、声学、电学、热学以及光学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在民用储氢和惯性约束聚变(ICF)方面的应
立法收效,重在落实《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服务企业的政府部门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提出工商联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童程规定,发
期刊
大气汞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大气汞的跨海洋输送和沉降机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论文于2014年11月~2015年8月在城市站(上海徐汇区)和海岛站(舟山嵊泗)同步进行PM2.5采样,并测定了 PM2.5中总汞(Fine Particle-bound Mercury,简称PBM)及其形态(可溶盐酸汞HPM、元素汞EPM、惰性汞RPM)、卤素(溴碘)与碳组分等。两个站点的卤素浓度具有差异,其中城市站总溴的年
采用改进的柠檬酸法(以柠檬酸和EDTA乙二氨四乙酸为复合络和剂,柠檬酸为燃料)和固相法分别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材料LSGM(La0.9Sr0.1Ga0.8Mg0